茶農要帶著“售茶證”才能到合作社交易。
茶鄉進入春茶采摘高峰期
越來越多茶商將茶葉送去檢測,以保證茶葉的健康安全。
茶商進山采購茶葉(吳承接 圖)
每瓶農藥都要入庫追蹤
茶農趕制春茶
各地紛紛舉行評選茶王活動
核心提示
內安溪中高檔鐵觀音春茶這幾天集中上市,來自全國各地的茶商云集安溪,他們或深入產茶區,到農戶家購買茶葉;或在安溪中國茶都等候批發商;或者在外省直接通過電話“遙控”,向安溪的茶農、批發商下訂單……
近日,安溪縣城和產茶區非常熱鬧。本期《茶道》,就讓我們一起追尋茶商們的足跡,看看他們如何在茶鄉各展身手。
□本報記者 謝偉端 陳小陽 通訊員 李振輝 文/圖
春茶制優率達80%以上
4月26日,記者來到安溪產茶重鎮感德,雖然已是下午3時許,感德槐植村的山上仍是一派繁忙的景象,六七十位采茶女正在忙碌地采茶,她們要趕在太陽下山前將茶青采回慶蕓茶葉專業合作社進行晾曬。晾曬是制茶的第一道工序,茶青曬完后,還要經過搖青、炒青、包揉等多道工序。“我們都是合作社社員,今天合作社聘我們來采茶。”一位采茶女告訴記者,她們下午才到那個山頭采茶,熟練工一個下午可以采100斤左右茶青。
這幾天,這樣的場景在內安溪的感德、劍斗、祥華、龍涓等地隨處可見。據安溪茶管委相關人士介紹,今年安溪春茶預計達到2.35萬噸,4月下旬至5月中旬春茶集中采制時節,天氣將總體有利于茶葉采摘制作。從安溪縣幾個部門近期走訪早春茶葉加工大戶了解掌握的情況看,今年春茶制優率達到80%以上。
安溪茶管委有關負責人說,今年春茶之所以好,其一是在“安全第一”、“茶青為本”、“好茶好價”三大導向的帶動下,廣大茶農茶廠用心鉆研制茶技藝,制好茶、賣好茶形成風氣;其二是茶園基礎管理五項工作(質量安全監管、茶園土壤改良、生態茶園建設、萬人培訓工程、合作社規范化建設)的實行,特別是土壤改良的廣泛推廣,茶園肥力提高,使茶青原料內含物增加,茶青原料品質大為提升。
好天氣、好茶青、好技術,安溪鐵觀音好茶要求的“天、地、人”三條件,今年都具備了。
本地茶商進山熱購茶葉
今年春茶這么好,好產品如何有好銷路呢?熟知行情的本地茶商,早早就投入了好茶“搶奪戰”。
“我們的一部分茶由合作社代銷,一部分由批發商登門收購。”安溪龍涓鄉茶農老劉說。安溪縣茶業總公司副總經理陳家勇表示,內安溪高海拔的鐵觀音品質比較高,“酒香不怕巷子深”,這些地區的茶農一般都不用將茶帶到安溪中國茶都賣,只需把茶做好,自然就有茶商到他們家去買。
謝章旭是一位茶葉批發商,4月26日他前往祥華,直到4月27日凌晨1時,才采購完茶葉回到家中。“我們一般兩三個批發商結伴到內安溪采購茶葉,這樣一來路上有個伴,二來也可以在茶農家一起品鑒茶葉的品質,以免在采購時出現偏差。”他說,“安溪大部分茶葉門店都兼做批發和零售,批發的利潤比較低,也就10%左右,主要靠把量做上去。”茶季進入內安溪鄉鎮,幾乎家家戶戶都在做茶葉,“大部分茶商都認識里面的幾位茶農。進山前,可以先打電話咨詢他們是否有茶葉賣,并讓他們預留一部分給自己。”
如果預留的茶葉品質或質量不符合自己的要求,怎么辦?“我們就尋找別的茶農買。”但如果碰到好的茶葉,許多批發商都爭著要,怎么辦?茶農只能把茶葉平分給這些茶商。“有時候茶葉還沒有做好,但我們憑經驗知道做出來的會是好茶,就待在茶農家里等他做好,以便在第一時間搶購。有時候一等就是一整個晚上。我最晚曾經等到凌晨4點。”
對于等著買茶的茶商,有些茶農家中有閑置的房間,茶商還能將就住一個晚上。否則,他們就只能到鎮區尋找旅館住,“一次茶季,我們要進內安溪三四次。這些天旅館越來越緊張,有個別晚上,甚至找不到地方住,茶商只能躺在車里打盹。”謝章旭說。
記者了解到,像謝章旭這樣的批發商還有很多。茶季的內安溪,蜿蜒崎嶇的山路上車水馬龍。小的茶商開著小汽車,一次裝滿幾百斤的茶葉;較大的批發商開著面包車前往采購;而大的茶企所需的量最大,開著大貨車進去搬運。
“我每次到內安溪采購茶葉都開著面包車,帶上我的會計和員工,一行四五人,每次采購1000多斤茶葉。”安溪縣真味閣茶業有限公司總經理王新文說,“有的茶企規模更大,連鎖店非常多,如果某一批次茶葉重量未達到100斤以上,不夠茶企分配到各家連鎖店,即便質量再好,茶企也可能考慮不買。”
外地茶商多渠道補貨
本地茶商有地利的優勢,可以進山購買茶葉,那外省市茶商如何采購呢?“這段時間有很多外地的茶商進入內安溪。”安溪感德鎮政府陳志明鎮長和龍涓鄉黨委宣委謝碧月都表示,這些外地茶商有的進山采購茶葉,有的則是帶客戶到茶鄉實地參觀鐵觀音的制作過程。
“還有的外地茶商選擇留在安溪中國茶都等待茶葉批發商,再從批發商那里中轉。”王新文說,“春茶銷售旺季,我一天要接待這樣的批發商幾十批。”這些外地客商在安溪縣城品鑒本地批發商從內安溪收購來的茶葉,再挑選性價比高的茶葉。
另外,有些外地茶商并未回到安溪,而是在省外“遙控”。在海南經營茶葉20年的陳偉福告訴記者,去年收購的安溪秋茶現在還有價值六七萬元的庫存。今年春茶,他將適當補一點貨。“我還有幾位從安溪來海南一起經營茶葉的朋友。”他說,“我和朋友在安溪都有幾個相對比較固定的批發商,我們會讓批發商將茶葉樣品寄過來。之后,我們幾個人坐下來品鑒。如果覺得性價比還可以,就讓批發商把貨大批量運過來。”
據安溪縣茶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從外地茶葉協會的預測研判來看,廣東、北京、山東、上海、湖南等傳統銷區,今年春茶茶葉訂單同比基本持平;四川、湖北、陜西、黑龍江、遼寧、吉林、海南等新興銷區,中檔茶訂單上升15%以上。
合作社代銷茶葉比重增加
今年,春茶交易還有一個特色,就是合作社扮演了更重要的角色。
據介紹,真味閣茶業有限公司除了一部分向茶農采購外,還有一半來自合作社。“我們的合作社在劍斗,今年能產春茶1萬斤。”王新文說,“對于合作社成員,我們平時主要指導他們如何使用肥料和化肥,并與他們簽訂協議,合作社成員是我們的供應商。”
這是一種合作形式,有些合作社與茶農的合作更加緊密。感德鎮慶蕓茶葉專業合作社是安溪縣規模最大的合作社,感德鎮十幾個村都有茶農是合作社會員。合作社對社員在茶葉種植、農藥使用、加工等環節都進行嚴密的管控。而在茶葉銷售上,慶蕓茶葉專業合作社向社員批發進茶葉,然后再賣給裕園、泉巖等茶企。“因為有合作社來收購,我們都不怕制作出來的茶葉賣不出去。”合作社的社員們告訴記者。
盡管沒有銷售的后顧之憂,但并不是什么茶葉都可以打著合作社的旗號魚目混珠。合作社負責人王慶云告訴記者,合作社給每戶社員發一張銷售卡,銷售卡后面可以張貼社員兩名家庭成員的照片,社員在向合作社提供茶葉時,必須佩戴胸卡,否則合作社將不予收購。如果發現茶農提供的茶葉超出其擁有的茶園所能生產的茶葉的量,合作社還要倒查該成員茶葉的來源。“社員若涉嫌從外地購買茶葉,再賣給合作社,我們不僅將根據與社員簽訂的協議追究其民事責任,還將取消其銷售資格。”因此,社員提供給合作社的茶葉都不敢有所摻雜。
北有慶蕓,南有舉源,安溪龍涓舉源茶葉專業合作社同樣擁有眾多社員。舉源合作社的茶農將茶園入股合作社,有的茶農還成為合作社工人。茶農入股后,茶園就由合作社統一規劃整合,統一采購和使用農資。茶青采摘后,由制茶能手指導茶農統一加工制作,再以“舉源茗茶”的品牌統一銷售,許多茶農正從銷售環節脫離出來。
記者了解到,至今年3月底,全縣組建茶葉專業合作社786個,1萬多農戶入股,覆蓋茶園面積20萬畝以上。茶農通過合作社代銷茶葉的比重正越來越多,合作社正在改變以戶為單位的傳統茶葉生產經營模式。
高海拔茶葉行情看好
目前,主要產茶鄉鎮,外安溪較低海拔茶區,如蓬萊、金谷、湖頭、虎邱等早春茶上市已接近尾聲,茶農手中基本無存茶;內安溪較高海拔茶區,如感德、劍斗、祥華、龍涓等春茶行情看好。
在價格方面,大盤平穩。凈茶批發價在100元/斤以下(低檔茶)的茶葉,在多元加工(直接用于飲用、加工茶飲料等)、網上銷售的帶動下,上升趨勢日益明顯;凈茶批發價100元—300元/斤之間的茶葉(中檔茶),在批發市場、茶企和門店的大力促銷下,市場需求旺盛;凈茶批發價為300元—1000元/斤(高檔茶),因其獨特品質和可遇不可求的稀缺性,仍受成熟客戶、高端客戶的青睞。
質優效益佳
在今年春茶季的采訪中,記者發現,產好茶、保質量,成為茶鄉各級政府和廣大茶農的共識。
據介紹,為保證茶葉安全、衛生、健康,近年來,安溪著力將茶樹病蟲害綠色防控體系、茶園土肥水協調控制體系,轉化成茶農簡便易行的生產技術組合,轉化為廣大茶農的自覺行動。
同時,利用縣內已建成的兩個國家級茶葉檢驗檢測實驗室(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國家級茶葉檢測重點實驗室),以高密度抽檢和嚴查重處的措施,建立茶葉質量安全倒查機制;利用信息化技術,在茶都推行交易實名制,在八馬、鐵觀音集團、中閩魏氏、華祥苑、舉源合作社等一批龍頭企業、示范合作社推行質量追溯體系建設。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