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作家劉光宇,對于那些不分青紅皂白,聽風就是雨而盲目漲價的開發商來說,特別是對于擁有大量庫存待消化的開發商,見勢漲價無異于找死。這一觀點值得關注。
近期,樓市在多項利好因素拉動下正逐漸回暖。數據顯示,五月份截止到目前,一、二線城市住宅簽約量上漲明顯,庫存壓力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有些開發商感覺“夏天”要來了,醞釀樓盤漲價。
在北京,已經有開發商在醞釀下一步的漲價計劃。證券日報援引一家有國企背景的房企銷售負責人觀點稱,“北京市場今年下半年漲價將會明顯一些。我們也正在研究重新定價和提價的方案。”
可能不少開發商會給業界釋放這樣的信號,不管是真漲價還是虛晃一槍,開發商內心都沒有嘴上說的那么樂觀。
因為在我接觸的一些開發商里,他們是不會貿然漲價的。所以,房企預漲價的例子是否為個案仍值得繼續關注。
其實,四月份一線城市及重點二線城市房價已經開始出現環比上漲。不過,房價的逐漸上漲并非普遍現象。
而且,我在之前也預判未來一定會有一個房價回調的過程,但是能持續多久誰也說不準。即使如此,觀看整個市場,仍然不具備房價普遍上漲的環境。
所以,對于那些不分青紅皂白,聽風就是雨而盲目漲價的開發商來說,特別是對于擁有大量庫存待消化的開發商,見勢漲價無異于找死。
我相信確實有一些被壓制的需求,而此時的利好,也肯定有一部分人的需求會被釋放出來。但這將不會成為未來樓市的主題。
未來的樓市一定會是兩極分化,像過去混吃混喝、傻子都賺錢的日子不會再有了,一線城市需求旺盛,市場會逐步回穩并穩步增長,而對于三四線城市供大于求的城市恐怕就沒有那么好運了。
特別是一些人口凈流入少的城市,更不能單純依賴房價上漲來維系。
如今的開發商唯有能夠確保回籠資金,才能生存下去。而要想回籠資金,最快的方式就是積極穩妥的處理好促銷問題。既要防止因降價引發老業主鬧事,又要讓購房者真正得到實惠的刺激。
而有一些開發商不分形勢,不看行情,一味按照自己的意愿盲目漲價,恐怕要自食惡果了。
一句話,樓市要想走出怪圈,開發商靠誰都不如靠自己,開發商只有自救,只有高調降價并普遍降價樓市才能健康長久。如果說一個健康的樓市,降價不是唯一出路的話,那么今天這個渾身是病的樓市除了降價別無選擇。降房價是開發商走出困境的唯一出路,也是最后的出路。
實踐證明,房價必須降,應該降,而且也可以降。
千萬不要聽說樓市回暖了,馬上就想到漲價,更不要看到別的開發商漲價了,你也跟著漲,區域不同,品質也有差別,每家開發商的抗壓能力也有異,開發商還是各顧各,自保命吧!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