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憑借敏銳的商業嗅覺,傅炳煌果斷地在機械領域邁出了第一步。幾經發展,到了1999年,泉工機械由最初的幾臺進購設備到開發出全國第一臺混凝土制磚機,發展至今已取得了86項國家專利,實現了企業設備自主研發的轉型。
如今,在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泉工的設備。傅炳煌將之歸功于企業內部的技術改革所帶動的產品研發浪潮。
在泉工,工程師團隊建設由一把手傅炳煌親自抓。公司現有的工程師團隊有38人,而在他的未來規劃里,泉工至少應該建立起100人的工程師團隊,才足以支撐公司的技術研發。“我們現在的工程師團隊里,有兩三名是60多歲的老工程師,這幾名老工程師是行業里面最資深的。另外,我們還在德國成立了研發中心,有20多個資深專業工程師在那里從事研發工作,所以我們很多設備都有了歐美機械產業的先進基因。”
有了這樣一支強大的技術國際縱隊,公司在技術改革研發的道路上順風順水。
傅炳煌曾對國內一些知名企業的成功經驗有過研究,他發現,格力、三一、海爾等不同行業的龍頭企業在發展前期都引進過德國技術。而泉工現在就握有策尼特最先進的世界免托板技術,如何轉化融合,利用好這得天獨厚的優勢,成了他思考的問題。
去年7月1日,傅炳煌正式完成了對德國策尼特公司的收購。談起這樁收購案,傅炳煌感慨良多。收購期間,傅炳煌曾多次到策尼特公司,他發現策尼特的管理與中國企業有很多不同。除了沒有質檢部,也沒有售后部,沒有銷售獎勵制度,總經理和員工的工資幾乎是一樣的。他幽默地說:“策尼特破產的原因,是因為它們的產品太好了,一臺機器可以用幾十年,在原有客戶基本飽和的情況下,帶動二次購買率很難。”
因此,泉工接手策尼特后,開始遵循求同存異的法則,在管理上做了多項融合。如設立銷售獎勵制度,這一小小的改變大大提高了德國工人的積極性,在收購完成后,他們就接到了幾個新的訂單。而接下來,德國的技術人員將分批次地來到泉工,進行一帶一的技術交流,針對中國市場的需求對產品進行改良創新,這也將大大提高泉工在國際磚機行業的影響力。
而未來更大的一個趨勢就是泉工不再追求大規模,大建設,每個產品系列都將分成獨立的事業部,并對人數和產能進行絕對控制,以保證企業的發展和員工福利。
傅炳煌表示,泉工要學習德國“小而美”的理念,堅持精神文化方面的提高,讓企業更注重健康、家庭、生活的平衡。
求同存異 中西合璧
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傅炳煌認為,除了質量和技術外,現在多了服務和理念。信息化、數字化是最新的核心競爭力。大數據時代,將互聯網技術嫁接到機械設備上,加速信息技術向工程機械領域滲透,推動機械裝備邁向智能、融合、節能新方向,是行業在日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的不二法門。
通過遠程控制技術,客戶在使用上更方便,不僅可以通過電腦對設備工作情況進行監控,還可以通過4G無線網絡直接在手機上對設備進行監控、修改程序等操作。而作為設備提供商,泉工即便隔著大洲大洋,也可以對設備的故障做出診斷,并進行調試。目前泉工在世界各地有1000多個客戶。而此前,一旦售出的設備出現故障,公司售后維護人員不得不滿世界跑。
在嘗到市場甜頭的同時,傅炳煌也更堅定了向西方學習的信心。從2013年兼并德國一家近百年磚機制造企業開始,再到2014年收購德國知名磚機企業策尼特,泉工這兩年的大跨步連傅炳煌自己都沒預料到。這兩三年間,正是從和德國企業的合作,泉工開始了師夷長技的突破之旅,并進一步實現磚機制造的中西融合。
這兩年來,德國政府提出的高科技戰略計劃——“工業4.0”,即明確提出工業生產的數字化和智能化。工程機械產品搭載互聯網技術,在計算機云端即可讓遠在生產一線的設備運行狀況一目了然,既邁入產品智能化行列,也為產品終身服務提供了高效、快捷的手段。
對德國技術羨慕已久的傅炳煌,不斷向德國制造業滲透。在收購兼并德國企業后,他根據德國技術和泉工的實際情況,要求公司技術部將自動化、智能化、信息化、物聯網等融入產品,并優化了公司產品結構,把磚機做專做精,并最終推出了極具市場潛力的T系列磚機產品。
技術上的緊追,讓泉工的產品研發上不斷有新突破。管理上,傅炳煌的思路也更加開闊。公司先后引進遠程維護診斷系統和在線客服系統,管理上的信息化也極大地提升了泉工的工作效率,讓泉工制造邁入了“工業4.0”時代。
(劍平)
在國家層面發出“裝備制造業要成為我國科技創新主戰場”的呼聲中,工業4.0和中國制造2025的腳步趨近,泉州積極先行先試,搭建平臺,已然邁開“數控一代”和智能制造的步伐,為各大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提供“錦囊”。
專注制磚機械及混凝土機械行業30多年的福建泉工股份有限公司,已發展成為中國最具規模的制磚一體化解決方案運營商,2014年收購了德國老牌磚機企業策尼特,成為一家混凝土砌塊(磚)機械的國際跨國企業集團,領跑磚機智造4.0時代。目前旗下三家公司分別擁有兩個德國研發和制造基地,一個中國制造基地。
日前,記者在泉工機械展廳采訪時,看到了用德國機器和中國機器制造出來的磚。公司董事長傅炳煌讓記者先試拿德國機器產的磚,整塊磚像個藝術品非常工整,質量重密實度非常高,強度做得非常好;再看中國機器產的磚,能看到非常多的氣孔,邊緣也非常不整齊。
隨后傅炳煌又帶記者來到了作業車間,看了一套由德國技術人員參與調試的設備和一套公司自主生產的設備。“你看,這個彎管,他們焊接工藝非常漂亮,不像我們國產設備歪歪扭扭的。再看這個物料規整,非常清楚明了……”有對比才知道差距,傅炳煌對這臺中德合作的設備非常滿意。他表示,等全部調試完成后,這臺設備將成為中國最大型的磚機。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