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滬指周二強勢反彈。截至收盤,滬指報3756.52點,漲133.63點,漲幅3.69%;深成指報12711.56點,漲549.98點,漲幅4.52%;創業板報2546.16點,漲146.89點,漲幅6.12%。
成交量方面,滬市成交4640.4億元,深市成交4424.3億元,兩市共成交9064.7億元。行業板塊全線上揚,逾600只股票漲停。
回歸估值選股
在市場普遍放棄牛市投資思維后,多空爭執的八月,機構人士給出了“回歸估值選股”投資策略。
銀河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孫建波分析,在流動性大寬松預期出現變化的情況下,估值暴動的瘋狂一去不返,成長股高估值需要等待業績兌現,大盤股需要等待經濟景氣度的實際回升,缺乏基本面支撐的高估值標的、以概念題材炒作為主的標的確實有較大的回調壓力。
國金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李立峰提示,在政策密集的8月,投資者也可關注主題投資機會,短線操作填補倉位。國企改革、軍工可作為具體關注板塊。
注意三大異象
百點反彈背后,同時出現了三大異象,提示投資者反彈路上仍需多加留意。
從盤面來看,反彈背后凸顯三方面的異常特征:一是股指大幅反彈后量能并未同步放大配合,價量背離的特征存在,表明場外資金猶疑、反彈可能后勁不足;二是近600股漲停,但同樣也有一批股封死跌停,市場分歧依舊較大;三是午后各大指數攻勢減緩,大盤在上周長陰線附近遇阻明顯,表明有資金逢反彈離場。這是上漲背后存在的不足,預示反彈之路仍有動蕩。
但無論如何,反彈來之不易,因而更加值得珍視。廣州萬隆認為,目前雖有政策護盤、嚴守下方底線,但有別于以往的是,政策重在救流動性而不是指數點位;并且政策去杠桿進程也同步進行。這樣的糾結背景下,場內資金離場意愿仍較強,則注定了反彈并非連續主升,而是“反彈+震蕩分化”的模式,提醒投資者注意甄選個股、及時優化持倉結構。
中金公司表示,市場當前仍面臨以下幾個挑戰:首先,在豬價等物價有所回升情況下,貨幣政策放松趨勢可能受到影響,但增長依然乏力;其次,從外圍來看,持續多年的美聯儲超低利率水平可能迎來拐點,對新興市場包括中國造成沖擊;最后,央行上周末出臺非銀行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可能也會影響投資者對本輪牛市中領漲的“互聯網+”的預期。
從中期來看,中金公司認為,對市場前景也不宜過分悲觀:我國應對不確定性的政策工具和空間依然充足;改革具備明顯的潛力和空間;經歷此輪深度調整后,估值低位的藍籌股更具吸引力。
針對市場從上周開始的調整,分析人士普遍認為,目前市場較為脆弱的持股心態或是最大的原因。一個月前罕見的下跌行情使投資者學會了在市場中果斷拋售股票,而近期參與市場交易的投資者大多出于短線投機心態,短期獲利后,資金必然會選擇離場。目前,投資者情緒恢復尚需時間,預計市場仍將縮量盤整。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