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故除險的行家里手
——記中航工業試飛中心空中試車員范小東(之二)
2008年,范小東被聘為空中試車員,為試飛中心科研試飛任務順利推進做出了貢獻。
在從事某型發動機的試飛保障工作中,由于在發動機安裝位置進行了配裝新型發動機的適應性改裝,拆除了吊艙,并在原吊梁處增加吊梁過渡段,這就要求發動機安裝形式由原來的插入式和吊裝式改為托舉式。這種方式對安裝提出了更高的技術要求,也增加了安裝的難度,對于維護保障人員是一個全新的課題。面對難關,范小東帶領機組人員研究資料,與設計人員反復溝通,在機上實習、演練,通過總結、提煉,先后編制了《某型發動機安裝、拆卸技術方案》《某型發動機安裝、拆卸流程》《某型發動機拆裝前準備工作及注意事項》等多份技術文件,將可以預見的風險化解于充分的技術準備中,圓滿完成了該型發動機的多次裝配、調試工作。至今,依據這些技術文件,范小東已按任務節點完成了多臺次試驗發動機的拆卸、安裝及調試工作。同時,面對該新型發動機配裝飛行臺的首次地面試車和首飛,為確保安全,范小東帶領機組人員對首次地面試車和首飛的每一個工作環節進行認真梳理,明確分工與職責,對可能產生的風險點進行了全面評估并制定了風險預案,還編寫了某型發動機首次試車程序及實施方案、應急處置方案、首次試車現場組織與職責等多份技術文件,確保了首次試車和首飛的圓滿成功。
在某型發動機加速試飛時,出現喘振,范小東將油門桿收至慢車位,同時緊盯各項參數,發動機轉速和排氣溫度不能穩定在慢車狀態,出現排氣溫度急劇上升,同時轉速下降,此時他果斷作出切油停車的處置,確保了發動機的安全。在該型發動機科研試飛階段,通過監控,范小東多次及時發現滑油中Ti元素超過規定值的問題,通過及時與跟飛廠所技術人員溝通,確定進一步排查措施,及時完成排故檢查工作,確保了該型發動機科研試飛任務的順利完成。
范小東之所以能夠對險情快速判斷和正確處置,得益于他不斷學習和積累,得益于他善于發現問題和總結經驗。范小東還編寫了某發動機《使用維護評述》《某型發動機維修性問題與建議》,為產品維修性的改進、提高提供了第一手資料。 (楊明利)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