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11月6日電(朱軍平)11月3日, 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指出:完善能源安全儲備制度。加強城市公共交通、防洪防澇等設施建設。實施城市地下管網改造工程。加快開放電力、電信、交通、石油、天然氣、市政公用等自然壟斷行業的競爭性業務。
“十三五”是中國經濟轉型和改革的關鍵時期,“十三五”能源戰略規劃制定的成敗也是決定經濟轉型和改革能否順利實現的關鍵之一。對于這份將引領中國未來五年發展的《建議》的發布,陜鋼集團漢中鋼鐵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武軍強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建議》向全國人民生動的描畫出了“什么是小康社會”,也使十八大提出的“中國夢”更具體化、務實化,讓人民能看得到、摸得到,自主衡量、自主評價。
武軍強認為,《建議》再次堅定了“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明確了到2020年實現小康社會,體現了“以人為本、全面發展”和“發展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宗旨。同時《建議》中詳細的從“經濟發展程度、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國民素質文明程度、生態環境質量、制度建設”五個方面進行了明確的定性、定量的界定,并進一步突出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就業、教育、社保、住房、醫療、生育等民生指標,向全國人民生動的描畫出了“什么是小康社會”,也使十八大提出的“中國夢”更具體化、務實化,讓人民能看得到、摸得到,自主衡量、自主評價。而且《建議》強調必須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將創新、改革作為驅動發展的兩架馬車,統籌兼顧區域發展、城鄉發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發展、經濟發展與國防建設以及國內國外兩個發展市場,確保實現全面、協調、綠色、可持續發展,體現了黨在新時期下執政興國的理念、舉措、目標更加科學、更加符合發展規律,黨執政興國的能力更強,黨的領導既是歷史的選擇,也是現實的選擇,更是千千萬萬為實現“中國夢”的華夏兒女的必然選擇。
武軍強表示,《建議》中講到要推動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術創新,建立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將綠色環保理念貫穿在能源發展戰略中,其能源環保領域的亮點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能源結構的調整,提高非石化能源的比重,強調要通過攻克儲能和智能電網建設難題,發展分布式能源方式,來推動非石化能源產業創新與發展,增加非石化能源的供應量,縮減石化能源的使用量。二是綠色消費意識,倡導大眾樹立綠色節能的消費意識,主動實施碳排放量控制,對高耗能的行業進行調控,用能耗指導行業、企業發展,并與之建立相應的綠色發展基金,用經濟手段引導企業節能,大力推進綠色節能技術的應用,推動綠色交通業發展,加大資源回收和再生資源的利用,倡導大眾樹立綠色節能環保的生活消費習慣。三是建立健全用能權、碳排放權初始分配制度,創新有償轉讓機制,培育轉讓市場,直接將用能權和碳排放權與經濟效益掛鉤,引導企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
展望“十三五”期間企業的未來,武軍強稱,鋼鐵行業是國家明確的過剩、調控行業,近年來國家在淘汰落后產能方面做出了部署,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但就目前行業發展而言仍然是“供大于求”,且部分中小鋼鐵企業為了降低生產成本,致使環保、節能、綠色等發展問題凸顯,行業被貼上高污染標簽,成為民眾環保問題的眾矢之的,同時還嚴重沖擊環保達標、節能高效的企業發展,影響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從行業發展的角度而言,需要國家加大鋼鐵行業的環保、節能、綠色發展要求,從政策上嚴控高污染、高能耗的企業,加大環保執法力度、能耗控制力度,用環保、能耗指標推進鋼企改進、進行產能淘汰,既保障行業的綠色健康發展,改善民眾對鋼鐵行業的認識,又為各鋼企發展創造公平公正、同臺競爭的發展環境。因此,我公司十三五最大的愿景是,在公平公正的發展環境中,以客戶滿意為導向,加強上下游產業聯動,以創新、科技、改革為驅動力,推動技術升級、裝備升級、產品升級、服務升級,實現由單純生產商向生產服務商的轉型發展,并成為鋼鐵行業環保、節能、綠色發展的中堅力量。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