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拉條橫幅、發個宣傳單、坐等群眾到現場咨詢……這樣的法律服務畫面,經常出現在我們身邊。然而,這樣單一、傳統的服務模式,如何適應日趨個體化、系統化的法治服務訴求,讓政府服務與民意訴求精準對接?晉江給出了答案。
經過半年多緊張籌備,近日,晉江市、鎮、村三級法律援助網絡開始正式運作,并開通法律援助信息平臺,實現線上、線下“O2O”立體式服務,打通了法律服務延伸至家庭的“最后一公里”。
□本報記者 張曉明 文/圖
順應時代 構建法律援助“O2O”
11月12日,東石鎮永湖村聯絡員周美美在入戶宣傳時,得知來泉務工人員洪女士被永湖村某印花廠拖欠勞動報酬,因印花廠沒有營業執照,勞動局做出不予受理的決定。為幫助洪女士討回工資,周美美引導洪女士申請法律援助,并幫助她在法律援助信息平臺錄入申請信息,當天就得到晉江市法律援助中心的審批并為其指派律師提供法律服務。
在當今電子商務時代有一種流行的營銷模式,消費者可以通過網上對商品或服務的宣傳,進行買賣或選擇,如餐飲、健身、旅游、攝影等。這種模式叫“O2O”模式,是通過線上宣傳吸引消費者,并引導他們到現實的商店中去消費、體驗服務等。晉江法律援助信息平臺也應用了該模式。
“當天在信息平臺上申請法律援助,當天就能提供法律服務。”據晉江司法局主任科員施能謙介紹,該局從今年3月開始著手籌備法律援助信息平臺建設。經過半年多的努力,信息平臺正式投入使用,讓群眾在家中通過上網就能查詢、了解法律援助的基本知識,還能在網上進行申請,實現網上預審、審批、指派、監督及案件辦理進度查詢等。
創新探索 提供私人訂制法律服務
11月23日,晉江市法律援助中心接到東石鎮蔡女士的電話,她在電話里哭訴說,其丈夫在一起交通事故中不幸死亡,對方不給賠償。孩子都在外讀書,家里又有行動不便的老人要照顧,她想申請援助打官司,卻不懂要怎么處理此事。晉江市法律援助中心了解情況后,立即指派了專門的工作人員到蔡女士家中,幫助其申請法律援助。
相較于衣食住行等大眾類高頻“O2O”服務市場,法律服務屬于小眾而低頻的領域。如何讓更多民眾享受到便捷、高效、實惠的線上線下法律服務,成為晉江一直探索的方向。
目前,晉江已打造融合性法律服務體系,將線上線下相結合的“O2O”服務模式運用到法制宣傳、法律援助、法律服務中,利用“12348”聲訊平臺、互聯網、手機終端平臺功能等載體,建立符合互聯網時代特點的“私人定制”法律服務新業態。
完善升級 實現三級網絡立體覆蓋
今年9月,晉江市法律援助中心舉行“家門口法律援助,零距離法律服務”首期業務培訓會,共有15個律師事務所、5個法律服務所、25個援助工作站及部分村(社區)援助聯絡員參加,培訓涵蓋法律援助業務知識講解、三級援助網絡工作職責及流程、信息平臺操作知識講解等。
據施能謙介紹,除了進行業務培訓,晉江司法局還重新調整完善19個鎮級法律援助站,重新組建392個村級聯系點,新聘任419名聯絡員。通過這些舉措,達到村、鎮二級全覆蓋,形成以晉江市法律援助中心為主體,各鎮(街道)法律援助工作站為支柱,各村(社區)法律援助工作聯系點為基礎的法律援助服務三級網絡體系,讓法律援助觸角延伸到群眾家門口。
今后,晉江市民可以選擇登錄“晉江市公共法律服務系統”網站,進行網上法律援助申請;也可以通過各村(社區)援助點、各鎮(街道)及相關行業援助站、法律公共服務熱線12348等渠道進行咨詢和申請;特殊人群可享受上門服務,從而構筑線上、線下立體式的法律援助服務模式,真正做到讓群眾足不出戶就能得到法律援助。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