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換工成趨勢
面對復雜的用工形勢,當前,一部分泉州民企傾向于通過提升機器自動化水平,縮減用工需求,一勞永逸地解決問題。這一趨勢在當前的泉州民企界十分普遍。
晉江東石鎮是聞名全國的中國傘都,而傘業是一個典型的勞動密集型行業,用工壓力不小。當地傘具龍頭企業晉江鴻盛公司董事長王清鴻告訴記者,這幾年熟練工人的薪水每年增幅都在15%以上,今年盡管經濟形勢低迷,公司也將薪水調高了8%左右。
“不調高薪水,根本招不到工人。”王清鴻認為,制造業的利潤在下降,用工成本卻逐年走高,這樣下去,企業無法生存。大規模使用智能設備,減少用工規模,是大勢所趨。
蔣細宗認為,泉州的傳統制造業,多集中于勞動密集型行業。當前,人口紅利退潮導致的用工成本高企,日益成為泉州民企“無法承受之重”,大規模推廣智能化、自動化設備,是解決問題的關鍵,某種程度上看,甚至可以一勞永逸破解這一難題。
事實上,在泉州民企界,龍頭企業和品牌企業已經在這方面走在了前面。
記者進入喬丹體育有限公司電腦“無縫”針車車間,只見40多臺電腦針車正快速、精準地運作。技術管理人員李德平說,從工序和效率看,這些針車比普通針車快5倍左右,且非常精準。“這樣一來,針車車間就可以省去四分之三的人工,每雙鞋大約可以省去三分之一的人工成本。”李德平說,去年以來,喬丹還引進智能切割機、檢測機器人等智能生產設備,大大減少了用工需求。
據泉州市總商會的調查結果顯示,目前,規模以上的泉州制造業企業中,已有近80%采購或意向采購自動化設備,以實現用工替代。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