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個虛掛藥師被列入黑名單
執業藥師監管趨緊是行業規范步入正軌的大勢所趨,泉州市食藥監局近年來大力整治藥師掛證行為,但仍有個別藥店存在藥師虛掛問題。在去年的執業藥師在崗履職視頻巡查中,共有47個執業藥師被巡查到不在崗,其中13個執業藥師因為違規掛職被列入“黑名單”。據泉州市食藥監局藥品監管科相關負責人介紹,為解決企業質量負責人和質管機構負責人經常不在崗和年齡老化等問題,藥品監督管理部門采取了多項措施。
首先是強化電子監管。建立駐店藥師電子在線監管系統,加強藥師在崗履職視頻巡查,僅今年2月份就巡查了全市848家次藥店的執業藥師在崗履職情況。在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建立考勤終端,在藥店配備視頻設備、指紋考勤設備等監控系統,實時監督駐店藥師在崗履職工作情況。
其次是開展集中整治。組織開展對轄區內所有藥品流通企業執業藥師在崗履職情況專項檢查。檢查采取企業自查與集中監督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重點對駐店藥師在崗履職情況、藥品保管和養護制度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對于檢查發現的藥師不在崗或未憑處方銷售抗菌素和注射劑等情況,一律責令整改并書面警告;對于未按規定配備執業藥師的藥品流通企業,按照有關規定予以處罰,并督促其限期改正。
提醒 服用處方藥務必“遵醫囑”
據食藥監部門介紹,處方藥就是必須憑執業醫師或執業助理醫師處方才可調配、購買和使用的藥品;而非處方藥則是不需要憑醫師處方即可自行判斷、購買和使用的藥品,在藥品外包裝上都明確標有OTC(即非處方藥)的標志。一些消費者養成了隨意買藥的習慣后,往往對規定的嚴格把關感到不耐煩。不少市民表示,去藥店買藥就為了圖方便,至于用藥安全的問題,沒考慮太多。
醫生提醒,如果錯誤服用處方藥或沒有按照規定使用,不但無法緩解病癥還會危害健康。處方藥往往有較為復雜的藥性,醫生在開處方時會結合患者的病史、藥史和現階段的身體狀況而確定用藥。消費者應該意識到濫用、亂用處方藥的危害,不要在藥店自行購買和服用處方藥。
泉州市食藥監局提醒廣大群眾,如發現藥店存在藥師虛掛、違規銷售處方藥等違法違規行為,請及時撥打投訴舉報熱線12331,食藥監部門將依法查處。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