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近日,本報報道了南安部分學校的學生每天乘坐普通面包車上下學。這些面包車收費不低,且存在安全隱患。2012年8月,根據福建省校車和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及集中整治大會戰實施方案,我市開展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三年行動”,全面加強校車和學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三年多來,我市部分地區淘汰不合格校車,進行校車“國標化”,截至去年年底,全市共有734部國標校車,基本是幼兒園在使用。
“三年行動”已經結束,為何仍有不少“黑車”搭載學生?國標校車是否供不應求?收費是否合理?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調查。
□泉州網-泉州晚報記者 陳靈 王麗虹 文/圖
現象篇
國標校車指定路線接學生
3月31日7點,晉江新塘街道后洋社區一公交站前,13歲的陳仲生等來了金黃色車身的校車,坐上校車后,車子沿著既定的路線往前開,每到一處公交站點,都有學生上車。7點40分左右,校車駛入位于新塘街道荊山社區的荊山外來子弟工學校。陳仲生是六年級六班的學生,他說,家里離學校比較遠,幸好有校車可以坐。然而,并不是每一名學生都能坐上國標校車。
爺爺徒步半小時接孫女
3月30日下午3點30分,下課鈴聲響起,8歲的吳宏玲走出安溪縣桃舟鄉下格教學點,爺爺已經在校門口等候她。吳宏玲讀一年級,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她家離校兩三公里遠,由于爺爺不會開摩托車,只好每天徒步近半個小時來接送。
“除了海蘭,多數學生都有家長接送,只是基本都是走路。”肖老師介紹,教學點目前只有一、二年級兩個班6名學生,今年9月,包括海蘭在內的3名學生將升上三年級,并轉到安溪桃舟中心學校就讀,由于距離遠,孩子只能選擇在學校寄宿。
家長雇“摩的”接孩子
3月29日上午11點10分,在南安樂峰中心小學門口,孩子們結伴走出校門,潘先生坐在摩托車上等著侄子放學,不一會,侄子和另外2名孩子走到他身邊。他將侄子抱到身前,另外2名孩子則熟練地坐上車后座。潘先生說,孩子之前都是搭乘面包車,近期面包車有事不能來接,他只好自己來。3名孩子中,有2個是鄰居的小孩。
記者在校門口看到,像潘先生一樣,一輛摩托車載三個小孩的情況并不少。他透露,一些摩托車司機并非孩子的親屬,而是家人雇來接孩子的。距離學校一百米外的街道上,多輛摩托車正在等客人,記者以家長的身份詢問能否接送小孩,司機從腰包中掏出名片,上面寫有電話號碼。他說,自己每天都要接送多名學生回家,有需要可以聯系。
無牌面包車超載接送
“車到啦!”隨著一聲叫喊,20多名背書包的小學生一哄而上,朝一輛裝著“警燈”的無牌面包車涌去。很快,面包車里裝下約20名學生,門外還有七八名學生無法擠上。隨后,這輛面包車迅速離去。3月29日下午4點45分,記者在晉江深滬科任小學門口看到這樣的一幕。
“這輛車是廠里保安隊長的車,每天中午和傍晚接我們上下學。”一名沒擠上車的王同學說,下午放學后,面包車要接3趟。他說,父母在附近某服裝廠打工,平時要上班沒時間接,于是廠里派車接送他們。“雖然擠了點,但很快就到了。”他說。
記者看到,除面包車外,校門口還停著兩輛三輪摩托車。其中一輛車里坐著4名學生,車前還坐著一人。下午4點半,一名中年男子牽著一名學生從校門口走出,學生隨后也擠進后車廂。這輛載著6名學生的三輪摩托車就這樣上路。4點48分,另一輛摩托車也載著5名學生離開。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