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晉江成為繼深圳、成都之后的全國第三個國家體育產業基地。作為我國體育產業發展的窗口城市,晉江體育產業鏈十分發達,培育了運動鞋服品牌安踏、特步、361°、貴人鳥、喬丹等,足球運動品牌卡爾美、喜攀登,健身設備品牌舒華,泳裝品牌浩沙等知名企業,并誕生了國內首個業績超百億體育品牌——安踏。
隨著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體育產業迎來了高速發展期,5萬億—7萬億元的市場規模,給晉江體育產業帶來了新的機會,體育城市晉江,迎來發展“大時代”! □本報記者 劉文艷
跨界融合 擴張產業鏈條
作為中國民營經濟的樂園和特區,經過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發展,晉江的體育產業已經累積了雄厚的基礎,形成了完整的體育產業鏈條。
2015年,晉江體育產業總產值超1100億元,占全市總產值的29.7%;體育產業增加值380億元,占全市GDP的23.75%;擁有國家級體育用品品牌42枚;體育用品上市公司21家;服務全國的外向型體育健身娛樂企業1家,1家企業成為里約奧運會官方贊助商,2家企業成為中國奧委會贊助商。
由運動鞋服發展而來的晉江體育用品企業在體育產業鏈條上的布局也越來越深。其中,安踏2015年營收首次突破100億元,毛利率達到46.62%,未來將通過收購及多品牌戰略實現10年內打造千億企業的目標;361°與樂視體育牽手,這一跨界戰略合作,將全面拉開雙方在智能運動裝備領域的部署大幕,構建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智能運動生態系統;特步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則攜手智美控股進軍體育賽事運營產業,雙方將成立合資公司,在賽事運營、品牌推廣、創新型體育裝備用品的市場開發和產業鏈整合布局等方面展開深度合作;貴人鳥,通過投資“虎撲網”,聯合景林投資成立體育產業基金,探索“互聯網+體育制造業+體育服務業+文化傳媒+金融”的新模式;浩沙國際則開始嘗試開發新的服務市場,與全國多家醫院合作開發健康測評與管理應用,推廣“醫療+體育”智能健身模式。
培育賽事 拉動體育消費
在大力發展體育制造業的基礎上,近幾年晉江堅持以“政府引導、企業承辦、社會參與”為主要形式,組織舉辦國內外各類體育競賽,先后成功承辦CBA晉江賽區比賽、中足協乙級聯賽晉江賽區比賽、中國足協杯比賽、亞洲沙灘排球賽、全國沙灘排球大滿貫賽、中國·晉江(國際)自行車公開賽、全國健美健身冠軍總決賽、中國羽超聯賽季后賽等國內外賽事,通過積極參與體育競賽市場的開發,逐步培育了一批品牌賽事。
從賽事規格來看,無論是沙排賽還是自行車賽,都已從最初的國內賽,升格到洲際賽,體育賽事的規模不斷壯大,品牌不斷提升。對于晉江來說,打造品牌賽事,繁榮競賽表演市場是打造中國體育城市的重要內容。以品牌賽事拉動體育消費,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不僅可以直接帶來可觀的經濟效益,也為整個社會的經濟和文化生活注入了巨大活力,刺激交通運輸、餐飲、住宿、體育用品銷售等多條產業鏈。
“晉江要打造體育城市,就應當打造真正意義上的運動之城、體育之城,讓體育變成城市的影響力、城市的經濟生產力、城市的文化傳播力和社會的親和力,從而打造差異化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鮑明曉建議,晉江要堅持“兩條腿”走路,實現體育服務業和體育用品并重、“體育+”和“互聯網+”并重,讓體育融入旅游、文化、衛生、醫療、健身等相關行業,并利用互聯網來推動制造業和服務業的產品研發、設計、銷售流程,提高晉江體育企業的綜合實力。
全民健身 實現產城互動
全民健身氛圍濃厚,是晉江打造體育城市的群眾基礎。晉江先后獲得全國體育先進市、群眾體育先進集體、武術之鄉、游泳之鄉等一大批榮譽,全市各類體育場地2600多個,每萬人體育場地12.69個,注冊成立體育社團76個,每年舉辦籃球、排球、足球、游泳等群眾性體育賽事2000多場次,“可以說,晉江的群眾體育工作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活動、階段有高潮、長年不斷線。”2015年體育消費占晉江家庭年收入的2%,全年體育彩票總銷量4.06億元。
這幾年來,為了讓群眾就近參與體育健身,晉江市打造世紀大道“10分鐘體育生活圈”,大力推進基層體育場地建設,完善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八仙山全民健身中心,建成全程28公里的“一山一水”慢行系統,配建3.5米寬自行車道,依托山脈打造休閑步道,依托水系打造親水慢道;加大海岸帶基礎設施投入,完成龍湖衙口景觀整治,啟動沿海大通道提升、科任水庫景觀改造及濱海防護林景觀改造等多個項目……
2016年,晉江市將按“產城互動、三業(體育、文化、旅游)融合”的總體思路,以體育會展活動為主線,以競賽表演活動為龍頭,以項目建設活動為支撐,以全民健身活動為基礎,以體育旅游活動為特色,開展一系列活動,加快晉江市體育產業發展和體育城市建設步伐,推進晉江產業、經濟、城市轉型升級。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