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創意變成現實,培育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技能的青少年。”近日,第二屆國際青少年(中國泉州)科技創意大賽在泉州五中舉行,28支中學代表隊圍繞“未來城市交通”的大賽主題,刮起了一場“創新風暴”。
圍繞“交通擁堵”提出解決妙招
在軌道上運動的椅子、智能移動路面、自動駕駛智能車……針對現今城市交通擁堵現象,各參賽隊伍紛紛拿出解決妙招:或是對未來城市交通的概念構思與規劃設計,或是對局部特色空間的微景觀構想與制作,或是針對未來交通工具等某一要素進行設計,作品豐富多彩,給我們帶來一場科技創意的盛宴。
“我們希望能促進城市交通空間立體化和智能化,解決交通擁堵的難題。”泉州五中初二年林子涵、林媛婧同學提出了“基于單體車廂的多方式交通集成系統及未來智能化道路故障警示裝置”的設想,以輕便的可供單人獨立駕駛的單體車廂為載體,駕駛員進入單體車廂,將目的地輸入車載電腦系統,中心系統便會將路線及各路段交通方式輸送到車載電腦上,可以實現自動化駕駛,也可人工駕駛。單體車廂上有數個固定裝置,能自動與懸空軌道連接,也能固定在大型運輸車、動車上,與多種交通方式有機融合。
上海市格致中學學生提出了“城市交通地下化”的方案;河南省新鄉市第一中學學生描畫了“未來城市交通構想”;上海浦東新區教育學院實驗中學學生構思了“智能化城市之路”;泉州五中(創智空間)學生也創造性地提出了“未來智能移動路面”;遼寧本溪高級中學學生提出“擺渡式城市交通規劃”……他們通過模型展示、PPT播放和演講等方式闡述科技創意。
提供平臺啟發創新思維
除了關注交通擁堵,一些參賽隊伍將關注點放在了節能和環保上。上海市田林第三中學的姚駿騏、嚴文玥、張心茗同學提出了“車頂花園”的設想,對車頂天窗進行改造設計,除了原有的第一層天窗外,增加第二層天窗隱藏在車內頂部位置,里面種植各種綠色植物,當車輛行駛時,可將第一層天窗移開,將綠色植物置于車頂,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當車輛不行駛或者關閉天窗時,第二層天窗上的植物在車內可以吸附有害物質,凈化車內空氣。
安徽省蚌埠市Fablab創新教育聯盟的學生發明了“高速收費站節能減排系統”,山東省臨沂市第三十九中學學生提出了“城市節能汽車”的構想,泉州五中(城東校區)的學生設計了未來智能立體停車場等,同學們的創新思維互相碰撞,閃爍著智慧之光。
市教育局局長鄭文偉表示,開展中小學科技創新大賽活動,不僅給廣大師生提供了展現智慧、展現創意的平臺,也為我們營造了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濃厚校園氛圍,讓學生置身其間,去體驗、感悟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