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古稱刺桐城,如火盛開的刺桐花作為我市市花,見證著一代代愛拼敢贏泉州人的奮斗歷程。但長久以來,一直沒有一座以刺桐花為主題的大型公共雕塑,這種遺憾很快將得到彌補。一座高15米、寬8米的巨型刺桐花開雕塑將在東海桃花山脈上建成,完工后將成為我市最大的“市花”。 □本報記者 陳智勇 文/圖
打造東海片區新文化地標
據悉,這一大型公共雕塑,由泉籍知名當代藝術家吳達新創作,將落戶于泉州師院最高處的山頭,與東海行政中心隔街相望,周邊還有許多學校和旅游景區,力爭打造成為泉州東海片區新的文化地標。
“整個作品以泉州市花刺桐花為藍本,工字鋼支架呈現漢字‘人’的造型,寓意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兩朵花一高一低、一大一小,講述的是陰陽的平衡與協調。”吳達新說,刺桐花深深地留在泉州人的成長記憶中,自己從小就深愛刺桐花,看著那如火盛開的花瓣,心中不由綻放出無限的力量。這件作品選擇落戶高校特別合適,也想借這件作品給年過八旬的母親一份祝愿,她做了一輩子的人民教師,幫助過許多人成長。
“刺桐花開雕塑的底部建設圓形廣場,還專門設置日晷的刻度,將老祖宗的智慧融入這座雕塑中。整個作品在太陽照射下,通過影子,人們可以識別時間。”吳達新說,大學四年是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希望通過日晷的刻度提醒廣大學子光陰易逝,珍惜學習時光。
燈塔般見證燦爛海絲文化
“刺桐花開了多少個春天/東西塔對望究竟多少年/多少人走過了洛陽橋/多少船駛出了泉州灣……”余光中的詩句觸動了許多現代泉州人的心弦。
吳達新說,刺桐花開雕塑建成后夜間有照明工程,使整座雕塑看似一朵火焰,這是對泉州火紅教育事業的美好祝愿。這座雕塑夜間遠眺,更像一座導航的燈塔,靜靜地矗立在東海之濱,見證千年刺桐港燦爛的海絲文化。
泉州師院院長李清彪說,刺桐花開雕塑周邊將建設成為學生活動廣場,最初是想建設朱子百家等先賢的雕塑群,今年年初與吳達新交流后得知泉州目前還沒有大型的刺桐花主題雕塑,在學生活動廣場建設最大的“市花”雕塑,有助于培養廣大學子的家國情懷,讓大家更加熱愛自己的家鄉,十分有意義。這座雕塑建成后,還將在周邊的文化廣場建設一批我國古代先賢和泉州歷史文化名人的雕像,給廣大同學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明日,刺桐花開雕塑將開始動工建設,力爭在今年假期完成建設,秋季開學時就可對外開放。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