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很熱的消息,大暑來啦!二十四節氣里表示天兒最熱的日子到了。《說文解字》中把“暑”分為“日”和“者”,代表著太陽下籠罩著萬事萬物之意。
泉州氣象臺預計,一直到28日之前,泉州都將出現持續性的高溫天氣,大部分縣市最高溫可達35℃~36℃,其中安溪、南安、永春和洛江部分鄉鎮,最高氣溫可達37℃~38℃,局部超過38℃!部分縣市37℃以上的高溫日數將超過7天。
□說節氣:大暑話涼
古人度酷暑
古人避暑,喜歡“浮甘瓜于清泉,沉朱李于寒水”,用涼水把水果冰凍一下,類似冰箱的效果。
蘇軾《南鄉子》曰:“涼簟碧紗廚。一枕清風晝睡馀。睡聽晚衙無一事,徐徐。”唐宋詩詞描寫消夏時光,往往提到“簟”,也就是竹編的涼席。在中國傳統中,暑熱季節的陳設或奢或簡,一張涼席總是必不可少。
夜里,于星斗滿天之夜作“感涼會”,也是盛夏樂趣。夏夜是一天中最涼快愜意的時候,結束一天勞作回家納涼,和親友話仙,一天勞累也就慢慢消散了。
冰火消暑品
大暑節氣的民間飲食習俗大致分為兩種。
其一是吃涼性食物消暑。如粵東南地區就流傳諺語“六月大暑吃仙草,活如神仙不會老”。仙草又名涼粉、仙人草,是消暑甜品。而臺灣地區有大暑吃鳳梨的習俗,加上鳳梨的閩南語發音和“旺來”相同,也寓意祈求平安吉祥、生意興隆。
與此相反,有些地方習慣在大暑時節吃熱性食物。莆田就是吃荔枝、羊肉和米糟來過大暑;山東地區在這一天“喝暑羊”,蒸新面、殺只羊,吃新饃、喝羊肉湯。(海都記者 彭思思 田米)
頂40℃高溫 吊30噸巨石
熱,在石獅石湖港碼頭,船艙里的氣溫一度達到40℃左右。聶炳文和工友們就在這里勞作。
石湖港是亞洲最大的荒料石集散地,每艘船一般有2~3條作業線,每條配備6名工人。他們為巨大的石塊套上鋼繩,小心地慢慢吊出船艙。有些巨石重達30多噸。這不是容易的活,有些大石塊,需要10多分鐘才能套上。周邊籠罩的是熱騰騰的空氣,汗水從工人頭上不住地淌下,從背上冒出,剛抬手擦了一把,又立馬濕透一片。
中午時分,為了降溫,船艙里會吊來冰塊,工人們也不時能領到礦泉水,干活間隙喝一口,但好像水分很快就蒸發掉了。
43歲的聶炳文在這里一做就是10多年,每塊荒料石怎么套,他一眼就能看出方向。6個人合作久了,也很默契。
他是江西人,如今全家都搬來這里,最大的孩子已經讀初一了。在這里的工作雖然辛苦,但收入穩定,一家人溫飽有余,他從最初的不適到如今的習慣,已愛上這份工作。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在一起,其樂融融,這感覺很幸福。(海都記者 田米 通訊員 陳明星 文/圖)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