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釋疑】
“鲇魚”為何風大雨急?
氣象專家分析,“鲇魚”是一個生長緩慢的兇猛“大塊頭”,前期發展緩慢,但在西北太平洋和印度洋豐富水汽的喂養下,體積十分龐大,云系最大時橫跨2000多公里,相當于北京到廣州的距離,這也是其攜帶強降水的“資本”。
目前來看,全省最強降雨將會有三塊:臺風登陸中心附近區域、福州莆田等中北部區域、最北端寧德柘榮等山區。這樣的降水規律,其一便是因為體積龐大,其北側部分強大螺旋雨帶,可能不經過臺灣直接甩向寧德、福州等中北部沿海。而昨日其經過臺灣的中央山脈之后,強度迅速減弱,龐大的體積也更加松散,臺風中心風雨不像“莫蘭蒂”那么強勁。
其二,北方的冷空氣也給“鲇魚”助攻,冷空氣與臺風的結合,給福建中北部沿海地區帶來更大的風力和降水。
最后,作為西行的臺風,“鲇魚”北側依舊是偏東氣流,遇上我省多為南北走向的山脈,“鲇魚”正好撞上迎風坡,寧德等山區便會迎來強降水。
【泉州防御】
泉州Ⅰ級響應全面備戰
昨日上午,泉州各縣(市、區)黨政主要領導收視全省防臺風視頻會議,市委書記鄭新聰做部署。
昨日上午10時,泉州啟動防臺風Ⅰ級應急響應,按照最高等級響應要求,全面進入戰斗狀態,各級各部門各就各位,分兵把守,不折不扣抓好各項工作落實。省防指預置的部隊官兵3440名、搶險機動隊200名及大型搶險救災設備31臺套均已聯系對接到位。駐地部隊、武警、海警、邊防、消防、公安、民兵預備役以及專業搶險隊伍提前預置待命,隨時準備投入搶險救災。3支市級專業搶險隊伍、1250支群眾性搶險隊伍原地待命。市防指緊急抽調8臺“龍吸水”,提前預置到中心市區(6臺)和南安、安溪(各1臺),同時增配1部防汛指揮車、157臺衛星電話、50部無線對講機及15臺小型應急照明設備。
12.2萬人安全轉移
9月24日起,市防指有關成員單位組織60個檢查組近千人持續開展檢查。水利部門、海洋漁業部門、國土部門、市政部門、農業部門和市住建局等部門深入各地開展相應領域檢查工作。
截至昨日20時,全市需轉移的12.2萬人已全部轉移(其中:海上人員23109人,陸上人員99299人)。出海作業4296艘漁船已全部回港避風,22565名海上作業人員全部撤離上岸;544名漁排養殖人員(包括56名老弱婦幼)已全部撤離上岸;重新摸排新增地災點93處,高陡邊坡點157處,新增需轉移人員2242人均已全部轉移。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