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次黨代會將于11月在福州召開。當前,我省處于改革發展關鍵時期,各地經濟社會發展熱潮涌動,呈現出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喜人態勢。愛拼敢贏的泉州人全力推進“五個泉州”建設,在勇當建設“新福建”領頭羊中再立潮頭。今日起推出專欄,展示我市以奮發有為的實際行動迎接省黨代會召開的生動實踐。
剛剛結束的國慶黃金周,泉州又迎來五湖四海的眾多游客。得益于多元文化交融的“寶庫”,獨特的泉州人文、泉州色彩、泉州符號轉化成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讓泉州旅游的“吸睛”、“吸金”能力一年勝過一年。
過去五年,以“海峽西岸文化旅游中心”為戰略目標,我市旅游業進行了系統整合規劃,大力推進旅游設施建設、打造旅游文化品牌。特別是隨著中國首個東亞文化之都、海上絲綢之路起點等品牌效應的凸顯,人文風情頻頻亮相央視,“海絲泉州”旅游品牌漸入人心,來泉探尋海絲之旅、品味古城文化的游客逐漸增多。過去五年,全市接待游客總人數達19295.14萬人次,年平均增幅達15.97%,實現旅游總收入2258億元,各項旅游經濟指標位居全省前列。2015年全市旅游總收入617.89億元,比2010年252.6億元翻了一番,年均增幅達19.59%,旅游收入占全市GDP的比重為10.05%,國民經濟產業支柱地位初步顯現。
旅游產品不斷創新,產業業態逐步升級。近年來,我市突出“清新福建 海絲泉州”主題內涵,積極推動旅游業與文化、體育、農業、工業、商貿等融合發展,創新打造“海絲”旅游、鄉村旅游、工業旅游、體育旅游等專題旅游產品,培育古城客棧、鄉村民宿、文創旅游、自駕游等新業態產品,推出以農特產品、地方名點、傳統手工藝品、文化創意商品以及優勢產業產品為核心的“泉州伴手禮”,已形成一定的社會影響力。以“海絲”為拳頭,立體化營銷體系初步形成。泉州市與西安市共同組織開展“海絲起點對話陸絲起點”活動,成功舉辦“千年海絲路 魅力泉州行”、“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暨第二屆海上絲綢之路國際藝術節”等推介活動。
旅游業進入快車道,離不開配套設施的完善。目前,“一環兩縱三橫六聯”的高速公路骨架和“一橫三縱”鐵路網總體格局基本形成,泉州晉江國際機場各類飛行保障和服務設施配套齊全。2015年完成73座旅游廁所的新建和改擴建,新增300多塊主要景區的旅游交通指引標識牌。智慧旅游、公眾信息服務平臺建設有序推進,晉江市實現A級景區免費WIFI信號全覆蓋,德化縣建設福建省智慧旅游試點縣。
目前,全市A級景區達34家,其中5A級1家、4A級11家、3A級22家。國家級特色景觀名鎮2個、省級鄉村旅游休閑集鎮6個、省級鄉村旅游特色村20個。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