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安溪龍門茭白已開始進入結茭生長期,如何讓今年的茭白豐產增收?日前,福建農林大學園藝學院林碧英教授帶領團隊,深入安溪龍門桂瑤、桂林、翠坑等茭白主產村調研,為產業健康快速發展建言獻策。
在翠坑等村田間地頭,專家通過田野現場采樣分析,對茭白生產基地的生態環境保護、水旱輪作方式給予高度肯定。在認真觀察植株生長情況后,專家們發現田間茭白銹病較為嚴重。茭白銹病又叫黃疽病,是茭白生長中后期重要病害,尤其是在結茭期前后發病時,嚴重影響光合作用,對茭白生殖生長影響很大。“減少菌源,采茭后徹底清理病殘體及田間雜草,減少田間菌源;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氮肥;高溫季節適當深灌水,降低水溫和土溫。”專家們給農戶詳細講解,并告知農戶孕茭期應避免使用藥物,以保證食品安全。
專家建議,要從戰略高度考慮開展茭白文化建設及通過電商平臺網絡營銷,運用物聯網對茭白種植進行現代化管理,通過建設物流配送中心來提高市場對接效率,以及建設冷庫來提高對市場波動的抗風險能力,踐行現代農業發展道路。
專家們特別為龍門鎮茭白種植大戶開展題為“茭白栽培技術規程”的講座,針對茭白小部分出現品種退化問題進行解答,強調正確留種的重要性。
目前,龍門鎮茭白種植戶從業人員近2萬人,種植面積5000畝,畝均收入達9000~13000元,茭白主要銷往廈門、泉州市區、安溪城區等地。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