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家長反映,開學不久孩子就出現反復嘔吐、腹瀉等不適癥狀,可能是諾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記者從泉州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獲悉,目前正值冬春交替諾如病毒高發季節,在托幼機構、學校等集體單位易出現聚集性疫情,建議家長引導學齡前兒童、學生保持良好衛生習慣,做好飲食衛生及手部衛生,如有癥狀應及時就醫。
各年齡層普遍易感
感染后要充分補液防脫水
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諾如病毒屬于杯狀病毒科,是一種引起非細菌性急性腸胃炎的病毒,具有高度傳染性和快速傳播能力,是全球急性胃腸炎散發病例和暴發疫情的主要致病源。它主要通過人傳人、經食物和水傳播。例如攝入嘔吐物、糞便產生的氣溶膠,或間接接觸被排泄物污染的環境。
諾如病毒具有潛伏期短、變異快、環境抵抗力強、傳播途徑多樣等特點,不論成人還是孩童,各年齡層普遍易感。感染者發病多是輕癥,以突發輕重不等的嘔吐或腹瀉為主要表現,有的出現嘔吐或腹瀉,有的會先吐后瀉。兒童和青少年以嘔吐癥狀為主,成人腹瀉居多,腹瀉為黃色稀水樣便,伴有低熱、乏力、腹痛、頭痛、肌肉酸痛等癥狀。
患兒通常不會表現為重癥,但可能因頻繁嘔吐或腹瀉導致身體大量電解質、水分丟失,出現脫水。因此感染諾如病毒后一定要充分補液、注意休息,可以攝入糖鹽水或使用補液鹽。
保持良好手衛生
隔離至癥狀消失3天
市疾控中心專家表示,諾如病毒胃腸炎屬于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無有效的抗病毒藥物。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手衛生是預防諾如病毒感染和控制諾如病毒傳播最重要、最有效的措施。飯前、便后、加工食物前按照6步洗手法正確洗手,用肥皂和流動水至少洗20秒;消毒紙巾和免洗手消毒劑對諾如病毒無效,不能代替洗手。
此外,要適當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飲食上要充分加熱食物,定期消毒餐具,烹飪時生熟食分開;在外就餐盡量不吃生冷、半生不熟食物;不飲用生水,定期清洗飲水機。
托幼機構和學校因人員密集、空間有限,學生間玩耍嬉戲互相接觸頻繁,一旦有學生感染諾如病毒,含有病毒的嘔吐物和排泄物未及時得到妥善處置,未對發病學生及時采取控制措施等,病毒就會迅速擴散,極易引起聚集性疫情。食堂從業人員、保潔人員等如出現腹瀉、嘔吐等癥狀應立即返家休息,待癥狀消失72小時且連續2天糞便或肛拭子諾如病毒核酸檢測陰性后方可復工。
孩子如出現嘔吐、腹瀉等疑似癥狀,學校和家長要及時做好嘔吐物或排泄物的消毒處置、周圍環境和物品的消毒及個人手衛生,避免孩子間的交叉感染和在家庭成員間造成傳播。感染患兒要避免與他人密切接觸,建議居家休息,隔離至癥狀完全消失3天后再上學。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