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花柳絮隨風舞,雨生百谷夏將至。”4月19日,我們迎來谷雨節氣。谷雨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六個節氣,也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谷雨至立夏這段時間的天氣,春雨綿綿,潮濕悶熱是主旋律。醫生提醒,近段時間天氣悶熱,體感不適,要注意健脾祛濕防過敏,疏肝理氣忌躁郁。
飲食以健脾祛濕為主
泉州市中醫院王醫生說,谷雨節氣的到來意味著寒潮天氣基本結束,氣溫回升加快。隨著氣溫升高,身體內熱和濕氣結合在一起,易形成濕熱,容易誘發支氣管炎、消化不良、慢性腹瀉等疾病。
他說,谷雨至立夏這段時間,中午氣溫較高,早晚氣溫較低,因此要適當增減衣服,切勿在大汗后吹風,以防感冒;過敏體質的人外出時要預防花粉等過敏以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的發作。谷雨時節雨水較多,也要注意預防濕邪侵入人體。
谷雨夏未到,冷飲莫先行。谷雨時氣溫雖然較高,但仍未到炎熱的夏季。食用冷飲后,人體受到冷刺激會導致腸胃不適。因此,這段時間要謹慎食用冷飲。
谷雨一過,氣溫升高,此時,心脾之氣逐漸旺盛,是身體補氣的好時機,應適時進食健脾補腎的食物。根據個人體質選擇健脾化濕、健脾益腎等進行調理,還應避免食用油膩、辛辣的食物,以保護脾胃。
谷雨以后雨水漸漸增多,濕氣變重,所以這段時間要注意祛濕,在飲食上加以配合。具有良好祛濕效果的食物包括白扁豆、薏仁、山藥、冬瓜、陳皮、白蘿卜、藕等,也可以適當食用一些具有補血益氣功效的食物,不僅可以提高身體素質,還可為安度盛夏打下基礎。
仍要注意預防腦中風
端午節之前,天氣忽冷忽熱,這種天氣會讓血管忽而收縮忽而擴張,特別容易誘發腦中風。遇到熱天,大量出汗會使體液嚴重消耗,若沒注意及時補水或補水不足,血液會濃縮,血容量降低,血流會變慢,易形成血栓。血栓若堵住了營養大腦的頸總動脈,大腦就會發生缺血性中風。近日,泉州各大醫院接診了多例腦卒中病例。
泉州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陳醫生說,對于患者及家屬來說,一旦發現疑似腦卒中,馬上撥打120電話。高危人群要避免熬夜,不要太過勞累,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糾正不良嗜好如吸煙、嗜酒等。
此外,天氣忽冷忽熱,也易誘發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需要特別提防,吸煙、糖尿病、高血脂、肥胖的群體也更容易發病。陳醫生建議:第一,應控制好基礎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第二,適度運動,避免肥胖,快走、慢跑、打太極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第三,平時要注意養成合理的飲食作息習慣,戒煙限酒,保持充足的睡眠和心情愉悅。一旦有胸部不適,伴有出汗、惡心、嘔吐等癥狀出現,應立即就醫。
肝氣郁結不暢易發火
家在市區學府路的吳小姐最近很容易煩躁,動不動就發火,有時感覺沒有精神。
泉州市第一醫院的林醫生說,谷雨時節過后,暮春已至,肝氣開始蟄伏,故容易產生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造成肝氣郁結不暢,平時可多用玫瑰花、茉莉花、菊花、素馨花、青皮等泡茶飲用。另外,可以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多進行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踏春賞花、臨溪戲水等以陶冶情操、舒暢肝氣。同時,也可以多搓摩脅肋、按揉三陰交、太沖、行間穴等以疏肝理氣。
相關新聞
近期多雨 注意防霉
泉州網4月23日訊 (融媒體記者楊泳紅 游怡冰)進入谷雨節氣后,陣雨或雷陣雨頻繁“叨擾”,天空時而陰沉沉,時而電閃雷鳴。
昨日,市氣象臺發布“暴雨預警Ⅳ級”,繼續發布“強對流預警Ⅳ級”。受低層切變影響,昨日我市上空被陰云占據,沿海地區有零星小雨,午后山區有對流造訪,出現小到中雨,局部大雨。午后氣溫迎來一定的上升,全市最高氣溫基本達到27℃~30℃,以安溪龍門鎮30.2℃為最高,市區最高溫也達到28℃,儼然有了夏日的氣息。
今明兩天我市仍以陣雨或雷雨天氣為主,降雨時局地伴有短時強降水、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但雨勢較昨日會有所減弱,以中雨為主。氣溫和昨天相比變化不大,保持在26℃~28℃。
近期雷雨頻繁,大家出行時要記得攜帶雨具,注意交通安全。同時在暖濕氣流的影響下,整體濕度較大,請大家做好除濕防霉等相關工作。密切關注天氣預報,注意防范強對流天氣對農業生產和戶外運動的不利影響。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