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經濟網8月15日訊 這兩年多來,泉州眾多傳統制造業中,誰的出口單價漲得最多?答案是:安溪藤鐵業!據泉州海關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安溪藤鐵業出口額達18460萬美元,同比增長19.96%,出口單價更是從2011年的4.3美元提升到5.8美元,增幅高達35%。
為何安溪藤鐵業出口單價漲得最多?“當地藤鐵企業紛紛加大對設計的投入力度,向設計要附加值,提升了產品檔次。”12日,安溪藤鐵工藝品行業公會會長陳明輝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藤鐵業是安溪傳統制造業,也是該縣出口第一大產業,產品95%以上出口。目前,該縣擁有藤鐵家居工藝企業400多家,藤鐵加工點近3000個,帶動相關從業者14萬人,年出口
額近4億美元,約占全國同類產品出口額的40%。
經過十多年的高速發展后,近年來,安溪藤鐵業與國內別的傳統產業一樣,開始遭遇勞動力價格上升、資源價格上漲、人民幣持續升值等不利局面。而各類要素成本大幅攀升的同時,藤鐵的終端價格卻并沒同步上漲,這導致行業利潤率大幅下滑。
去年以來,一批藤鐵企業開始行動起來,他們將目光投向設計領域:新唐信公司聘請多名澳大利亞設計師,引入新的設計工藝,大幅降低用料成本;富華公司用鐵皮和木頭進行混搭,設計出“火烈鳥”系列產品;聚豐公司則投入近千萬元對生產線進行改造,給產品添入更多的創意元素……
“公司主打的產品花葉壁掛,原來每件需用鐵片3公斤,經設計師改造設計后,改用鐵絲,用鐵量僅1.3公斤,而且外形變漂亮了,更受國外客戶歡迎,出口價也由原來的7美元提升到13美元。”新唐信公司董事長唐藝森說。
面對藤鐵業的這股設計潮,安溪縣委、縣政府及時引導。去年以來,該縣出臺了《關于扶持藤鐵業轉型升級十二條措施》、《促進藤鐵業優化升級八條意見》、《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扶持中小企業發展若干意見》等,設立專項扶持資金,鼓勵企業申請設立專利,補助企業參加國內外各類工藝設計展會,申報“安溪藤鐵工藝”集體商標,加快促進行業轉型升級。
“在國內外經濟并不景氣的背景下,安溪藤鐵業向設計要附加值,堅持走差異化路線,闖出了一片天。”陳明輝認為,安溪藤鐵業的成功,或可為身陷困境的其他傳統制造業提供突圍思路。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