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
老人會執行 財務透明是關鍵
如何將愛心食堂、公益敬老院持久地辦下去,管理方式無疑顯得極其重要。甘滿堂直言不諱地指出:“財務一定要透明,這是最關鍵的。”
多數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都由村兩委引導、支持,具體則由村里老人會執行。在晉江磁灶鎮村務工作者小陳看來,老人會是一個非常好的基層組織,由老人會承擔居家養老服務站的工作,更能發揮作用。老人會都是老年人,他們更能夠理解老年人的需求,同時也更能夠找到和老年人的溝通方式。
“老人會會長一般比較有號召力,同時也要有熱情和奉獻精神。”甘滿堂補充,加上村兩委的支持和足夠重視,老人會才能更好地運作養老服務站。此外,更重要的是,“老人會還有一個很好的地方,每個月的收支都會上墻公布”。
甘滿堂認為,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其實是一種互助式的養老模式,這種互助式包括經濟上、照料上、精神娛樂上等多方面的互助,也包括老人與老人之間的互助。不少居家養老服務站的工作人員,其實就是老人。
團隊
動員更多 老人志愿者參與
之前,養老更多的是依靠家庭、子女進行,但隨著年輕人外出經商、務工,空巢老人越來越多。有的老人煮一頓飯就可以吃一天甚至兩天,有的老人生病了直接不做飯。
“對空巢老人而言,最迫切的是解決吃飯問題。”對居家養老模式做過調查后,甘滿堂很認同鄉村愛心食堂的建設。
在南安霞美金山村,到愛心食堂吃飯的老人中,有20多人因癱瘓等問題必須常年臥床,每到飯點,老人會會派人送餐到老人家中。而其他老人,沒有到食堂吃飯時,如果沒有事先說明原因,老人會也會派人到家中了解情況。因年輕人工作忙碌,做這些工作的,多是老人會的老人。
無獨有偶,晉江磁灶下灶村流芳敬老院從廚師到敬老院的負責人、洗菜打掃的工作人員,也都是由本村60歲左右的老年人承擔工作。
“年輕人就算沒有外出,也因工作忙碌,多半難以勝任,所以,更重要的還是多動員熱心的、有奉獻精神的老年人參與。”甘滿堂認為。
規劃
未來5年 建千所農村幸福院
泉州市民政局救災社會福利科蔡科長告訴記者,目前泉州各式各樣的老年人養老機構非常多,形式、條件甚至叫法都不一樣,有的是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站,有的是農村幸福院,有的則是日間照料場所,只提供日間娛樂活動場所,晚上老年人仍然回到家里。但無論是何種形式,都是農村養老模式的探索。
泉州進入老齡化社會后,養老問題也顯得日益重要。日前,泉州市政府下發《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就指出,未來五年,泉州將在留守老人較多、照料需求大、有場所設施基礎的農村,優先規劃和建設農村幸福院,每年將建200所農村幸福院。
同時,文件還提及,將對農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和取得資質的養老護理員,給予適當補貼。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