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店市華彩亮相央視元宵晚會,晉江學生在央視《中國謎語大會》決賽中奪金,海內外文人墨客踏訪五店市、關注晉江文學現象……連日來,一貫以民營經濟發達的形象展示在公眾面前的晉江,卻在文化領域大張旗鼓、高調闖關,令人耳目一新的同時也引發思考:晉江集中大打“文化牌”的背后,有著怎樣的考量和布局?
晉江,近日成為文化藝術界的熱詞。2016央視元宵晚會上,在五店市傳統街區錄制的泉州分會場節目中,閩南紅磚建筑、花燈、掌中木偶、高甲戲、火鼎公婆民俗……一下子便將濃濃的傳統閩南文化呈現給億萬觀眾。隨后,還是央視舞臺上,《中國謎語大會》總決賽中,晉江市養正中學三學子力壓群雄獲得金牌。上周,海內外兩百余位文藝家聚首晉江,共同參與“中國作家看晉江·五店市正月筆會”,“乙未年海內外五店市人文筆會”頒獎典禮暨“五店市的故事”海內外征文大賽啟動儀式同時舉辦。
文化的“晉江熱潮”并非偶然。晉江自古以來就是“東亞文化之都”泉州的首邑,文化積淀深厚,也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十分重要的起舶點。晉江文化事業的大放異彩,既離不開晉江所擁有的文化“家底”,更得益于晉江對文化建設投入的“大手筆”。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晉江民營經濟迅速發展,涌現出一批國際著名企業和品牌。經濟發展到一定水平后,對文化的反哺作用開始顯現,而文化發展對經濟轉型升級的正面效果亦十分明顯。在這樣的良性循環下,晉江文化事業全面開花、碩果累累。
“晉江人大手筆做出文化好文章。”漫步于古色古香、人潮如織的五店市,在得知晉江市政府以12.5億元的“代價”保護下了位于城市核心區的這一傳統街區,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陳崎嶸如是贊嘆。如今,五店市傳統街區已成國家AAAA級景區,成為晉江城市新名片,擁有了“閩南文化新街口,城市交流會客廳”的美譽。
“文化是軟實力,也是投資環境。”在晉江市文體新局局長、五店市項目負責人黃良看來,文化是城市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市民提供多元文化生活是政府的責任。福建省文聯副主席、省作協主席楊少衡同樣認為,經濟的發展要落實到文化上,落實到老百姓的幸福感和精神文化生活上;文化的發展能推動經濟的發展, 絕妙創意和新穎設計,都是文化賦予傳統產業的新力量。
得益于對于經濟與文化關系的辯證認識,無論是設立晉江市文化建設與保護專項資金,還是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非遺保護工作,抑或是打造洪山文創園、五店市、三創園、包裝印刷基地等一批文創園區,晉江正在傳承、打造城市文脈,在以文化引領產業升級的道路上越走越寬。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