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4月15日訊(海峽都市報記者 劉燕婷 柳小玲)《泉州市2016年城市工作要點》近日下發,內容包括提升城市規劃水平、推進環灣城市建設、完善城市管理機制、發展市政公用事業等九大方面。
保障性:開建30個項目共20170套
今年計劃開工建設保障性安居工程項目30個,20170套。記者從泉州市住建局獲悉,今年各縣(市、區)年度目標任務數分別為:市直5211套,鯉城區1619套,豐澤區1000套,泉港區600套,臺商投資區1636套,晉江市3717套,石獅市1068套,南安市838套,安溪縣1580套,永春縣2801套,德化縣100套。
據統計,第一季度,新開工保障性安居工程及各類棚戶區改造,實際開工項目14個,共計7497套,完成投資10.98億元。
古城保護:重點是西街、中山路、城南
實施古城提質復興計劃方面,以街區整體提升和個體建筑修繕相結合的方式,重點抓好西街、中山路、城南歷史街區保護整治等項目。并抓緊組建由省五建公司牽頭、多家國企組成的古城保護開發運營公司,運作好古城保護提升項目。
衛生醫療:推進4家醫院建設
在衛生建設項目方面,將推進泉州市第一醫院城東院區二期建設前期準備工作;福醫大附屬二院東海院區二期核心病房樓主體,上半年開始施工,爭取下半年主體封頂;醫高專附屬人民醫院二期綜合病房大樓及光前醫院病房樓,力爭第四季度開工建設。
在宜居環境建設部分,今年擬實施污水收集處理設施建設項目120個,估算投資8億元,建設管網300公里,在泉州臺商投資區等新區推進綜合管廊試點項目建設,逐步解決“馬路拉鏈”問題。
體育健身:新建60條全民健身路徑
鼓勵民間資本投資,建設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2016年,在全市范圍內爭取建設多功能社區運動場10個、全民健身路徑60條、室內健身房5個。
昨日,海都記者從泉州市體育局了解到,被列入今年市為民辦實事項目中的新建60條全民健身路徑項目,已于上月啟動,發文至各區及直屬單位,其中,鯉城、豐澤、洛江、泉港、市直各12條,每條投資5萬元,每條設18件左右的全民健身器材。至于10個多功能社區運動場及5個室內健身房,目前,他們已申請省為民辦實事項目,暫未收到批復。
海綿城市:爭取東海組團率先落地
泉州市將推進省級“海綿城市”試點工作,爭取在東海組團率先實現“海綿城市”落地,同時兼顧城東、江南、北峰、古城、泉州臺商投資區以及晉江市“海綿城市”建設。
有關人士介紹,“海綿城市”是出于對淡水資源的保護,它分為地上和地下兩個部分。目前,大部分城市路面都為瀝青、水泥等非透水性材料,屬于硬化路面。下雨天,雨水幾乎無法通過路面下滲,直接流到雨水井,而后通過雨水管道直接被排到江海里;而城市綠化又都需要澆水澆花,每年的用水量是很大的。
現在所說的“海綿城市”是地上使用新材料,如透水瀝青、透水混凝土等,水可以直接通過地面下滲回歸土地;道路底下,各個雨水井的網點,都將回流到距離地面七八米深的蓄水系統里,蓄水池的這些水將會被用于澆水澆花等。“由于這種新型的透水材料,硬度比較低,不適合用于車輛通行較多的道路,主要用于公園、小區等公共區域。目前東海的濱海公園內,也有部分使用透水瀝青,未來東海的各個公園建設也會使用這些透水材料。”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