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化布局,加快動能接續轉換
“對福建加快發展的期待,是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速度,實現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速度”
推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舊發展動能接續轉換,是實現“產業優”的必經之路。
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11月在福建考察時指出:“我們對福建加快發展的期待,是實現有質量有效益的速度,實現實實在在沒有水分的速度。為此,要大力推進產業優化升級,以前瞻性眼光把項目規劃好,推動主導優勢產業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成長、傳統產業升級改造,推動信息化和工業化深度融合;要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向創新要活力、要動力、要出路、要效益。”
適應經濟新常態,福建亟須向質量效益型的集約增長要動力。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科學決策,準確把握發展目標和路徑:通過龍頭帶動、做大增量、實現結構調整優化,保持比全國高一點的有質量有效益的速度。
由此,一幕產業轉型升級的大戲在八閩大地響亮唱起。各地主動適應新常態、把握新機遇,利用新一輪科技進步和產業變革,圍繞建設項目、培育企業、發展產業、打造基地、塑造品牌,優化布局,著力推動發展模式向內涵集約、質量效益型轉變,產業結構向更加協調、優化轉變,發展動力向創新驅動轉變,制造模式向智能化、網絡化、服務化轉變,資源利用方式向高效、清潔安全轉變,增強產業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實現主導產業跨越發展、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新興產業規模發展、服務業提升發展,推動產業結構邁向中高端,為建設新福建奠定堅實的產業基礎。
除了抓緊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外,拓展新空間,注入新動能,加快布局一批優質的重大產業項目,形成龍頭帶動,促進整體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成為我省產業轉型的主攻方向——
在福清,總投資300億元的京東方生產線項目工程7月初剛封頂,預計明年二季度投產。去年10月開工的京東方第8.5代新型半導體顯示器件生產線項目,將填補福州行業空白,推動顯示器產業由終端制造為主向全產業鏈生產轉變。
在莆田,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遷建項目正抓緊推進,一座亞洲單體產能最大、全球設備技術領先的世界級啤酒工廠不久后將拔地而起。百威英博雪津產業園總投資28億元,第一條60萬噸生產線將于今年10月出酒。
在廈門,總投資62億美元的聯芯集成電路制造項目,經過一年多建設,第一座晶圓廠已經開始試產流片,預計12月正式投產。該項目設計產能為12英寸晶圓5萬片,達產后可實現產值100億元。
在上杭,軍民融合項目太陽電纜不久前竣工試投產,達產后可年產20萬千米船纜與數據纜,新增產值8億元。項目立足當地金銅主導產業優勢,完善了產業鏈配套。
在寧化,月兔高效節能空調生產項目一期完成投資3.7億元,預計今年可生產空調100萬臺套。這是我省唯一的空調整機生產項目,全部建成達產后年銷售額將達60億元,并帶動上下游配套產業聚集。
……
新舊動能的轉換,不僅要依靠新興產業,也離不開傳統優勢產業的轉型升級。無論在沿海還是山區,無論在經濟發達地區還是欠發達地區,全省每個地方都在想方設法推動產業結構從中低端向中高端邁進,努力通過科技創新,推動生產、管理和營銷模式變革,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改造提升傳統動能,使之煥發新的生機與活力。
今年初以來,工業經濟的運行指標再次顯露,我省產業結構調整、做優增量呈現良好的趨勢。1—3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累計完成2606億元,同比增長7.7%。整體運行情況好于全國,增速高于全國平均1.9個百分點,居東部第二位、全國第八位。其中,全省規模以上高技術產業實現增加值248億元,同比增長13.5%。以新興產業和傳統產業改造為主的新增長點項目進展順利。一季度,824項省級工業新增長點項目新增產值333億元,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約40.8%,為結構調整蓄積了更強的后勁。
著力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做大做優增量、推動產業融合,以此實現新舊動能的平穩接續,用“雙引擎”助推我省產業整體實力的提升,助推我省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的提升。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