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引領,智造發力奔向“產業優”
“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離開創新,產業轉型升級無從談起。
2015年5月27日,在華東七省市黨委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動科技創新、產業創新、企業創新、市場創新、產品創新、業態創新、管理創新等,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經濟體系和發展模式。”
一家企業、一個城市,唯有堅持創新,才能永續發展,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晉江民營經濟這列“快車”馳騁30多年,培育了制鞋、紡織服裝、食品飲料等“看家”產業,形成了一定的集群優勢、品牌優勢和市場優勢。然而,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步入新常態,晉江傳統產業遭遇了結構不優、產能過剩、企業創新能力偏弱、同質化競爭嚴重、城市平臺承載力不足等困境。對此,晉江并沒有沉醉于過去快速發展的榮耀,而是清醒地認識到產業經濟已然面臨的嚴峻挑戰。從2012年開始,晉江就提出“創新驅動”的發展戰略,通過強化創新培育內生動能,產值超億元企業年度研發投入占銷售收入的比重均在2%以上,一些龍頭企業已經超過5%。全市研發投入占GDP比重提升到2.6%,新增發明專利年均增長60%以上。
“科技創新是晉江產業發展最大的瓶頸、最突出的短板。如果不能迅速補上這一短板,晉江的發展只會越來越難,甚至在激烈競爭中被洗牌出局。”晉江市主要領導對當前晉江產業經濟的痛點有較深的思考。去年晉江市黨代會提出了“創新突圍、豐富晉江經驗”的主戰略,今年企業創新大會又提出打造創新型城市的目標,目的就是整合最好的資源,全方位、全體系、全領域推進創新突圍,讓傳統產業優勢迅速嫁接科技創新資源,實現轉型升級。
“傳統企業不是朝陽企業,而是驕陽企業。”晉江市實施創新戰略、發力智造突圍的強大決心,讓眾多晉江企業對傳統制造業再度崛起看到了信心和希望。恒安集團是晉江首家年銷售額超百億元的企業,在行業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依舊保持持續健康的增長,繼續領跑中國家庭生活用品行業。在恒安集團首席執行官許連捷看來,企業能夠30年穩健發展,得益于持續的變革與創新。繼2002年、2008年兩次管理變革取得巨大成功后,2013年底恒安聯手IBM,啟動第三次管理變革,建設端到端可視化信息系統,提升企業對市場的快速反應能力。
在扶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的同時,晉江市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并瞄準集成電路、高效光伏、石墨烯、海洋生物科技等重點領域,加快集聚戰略性產業項目,推動經濟結構調新調優。“十二五”期間,重點布局了裝備機械、新材料、光電信息、海洋生物、高端印刷等五大新興產業,其產值從200億元增長到425億元,年均增速17.1%。今年初引進一期投資370億元的晉華集成電路存儲器生產線項目后,省安芯產業投資基金6月25日在晉江揭牌,首期籌資75.1億元。這意味著,集成電路產業正成為晉江轉型升級、創新突圍新的重大突破口。
作為福建縣域經濟的龍頭、民營經濟發展的風向標,晉江市正在用“匠心智造”理念為“晉江經驗”注入新活力。
實踐證明,無論晉江還是全省各地,從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入手,著力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已成為撬動產業由中低端邁向中高端的有力杠桿。“十二五”期間,全省滾動實施的省級重點技改項目就有2678項,總投資達8361.75億元,全部建成達產后預計可新增銷售收入17629.8億元。我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明確把發展的基點放在創新上,提出要“開展新一輪技術改造提升工程”。今年初篩選出的首批513個省級重點技改項目,總投資2156億元,項目建成后預計新增銷售收入3600多億元。
2016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結構性改革的攻堅年。今年1月,我省以“五新”為重點,啟動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提出加快發展新產業、掌握新技術、構筑新平臺、催生新業態、應用新模式,推動自主創新、協同創新、融合創新,加快形成持續創新的系統能力。不久前落幕的第十四屆中國·海峽項目成果交易會,累計對接合同項目5852項,總投資1433億元,成功對接了三維碼、石墨烯、無人機等一大批國內外最新技術,對企業轉型、產業發展將起推波助瀾作用。
助力我省產業創新轉型的新利好一個接著一個。5月,國務院批復福州為全國首批17個雙創區域示范基地之一。6月,國務院批復同意福州、廈門、泉州3個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建設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這些國家政策對于我省產業重塑新優勢、邁向中高端影響深遠、作用重大。
創新驅動發展,創新引領未來。由創新“第一動力”強勁驅動,必將引領八閩經濟轉型發展大潮向前涌流,直抵“產業優”的新福建彼岸。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替換#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