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假期臨近,旅游市場日漸紅火。日前,記者走訪多家旅行社、酒店、景區等旅游市場主體發現,近年來,隨著“海絲泉州”旅游品牌不斷打響,泉州市以外游客比重呈上升趨勢,特別是到古城旅游、住宿的游客明顯增多。抽樣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春節假期,到市區西街、金魚巷等景點的外來游客占比超六成,2019年占比超七成,外來游客已逐漸成為推動泉州旅游產業發展的新主力。
現象 外來游客比重逐年提高
“隨著泉州旅游產業加快發展,從住店的客人來看,我們能明顯感受到外來游客比重在逐年增加。”泉州酒店營銷經理林奕芬向記者透露了一組數據,2017年至今,酒店的外來游客入住比重穩步增加,全年外來游客入住量占比從2017年的45.4%增長到2019年的62.26%,在春節、國慶等長假期間,這個占比數據高達75%。
“除去今年受疫情影響的因素來看,我們開業這幾年外來游客越來越多了。”從2017年開業至今,位于西街的不近民宿老板娘大寶切實感受到了變化,“我們的客人基本上都是網上預訂的外來游客,特別是周末和節假日期間,經常出現滿房的情況。”
同樣感受到變化的還有華僑大廈總經理薛志榮,他告訴記者,近三年來,華僑大廈外來游客入住量占比以7%的速度遞增。“特別是節假日期間,我們網絡訂房數遠遠超過了協議價房的訂房數量。”
“我們也感覺周邊城市以及省份到泉州的旅游團增加了,自由行的游客也多了。”泉州建發國際旅行社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郭銀珠表示,“不僅是小長假,如周末,我們公司運作的石獅專線,每周都能從外引流上百位游客。”
景區對此的感受更為直接。比如清源山,2018年外來游客總量占比為64%,2019年這個數字增長到77%。
原因 古城IP是最大帶動力
“外來游客增多,主要得益于近年來市委市政府對旅游產業及古城保護修繕的重視,以及泉州文旅部門的大力宣傳打造,‘海絲泉州’的知名度日漸攀升。”薛志榮說,“特別是到古城旅游的外來游客越來越多。”作為泉州旅游的瑰寶,以西街為代表的泉州古城已成為吸引外來游客來泉旅游的大IP。
“我每天早餐時段都會到自助餐廳跟游客聊天,在他們看來,泉州古城多元融合的文化內涵和保存完好的歷史遺跡是最吸引人的。”薛志榮表示。據抽樣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春節,西街、金魚巷接待的國內省外游客、省內異地游客占比分別達到43.6%和30.5%,較2018年同期分別上升了5.4個、3.3個百分點。
“除了古城,時間充足的外來游客也會向我們咨詢周邊的景區,我們會推薦如五店市、小岞等景點。”大寶說。近年來,隨著各縣(市、區)對景區打造和旅游項目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好玩好看的景點越來越多,不少外來游客逐漸從古城走向周邊。
郭銀珠從旅行社角度也給出了分析:“各縣(市、區)都緊抓節假日的旅游‘黃金期’,推出了獨具特色的節慶活動,同時結合美食、公益、非遺、工業旅游等元素,帶動了很多企業來泉州舉辦團建活動,比如徒步穿越等等,實現了較強的拉動效應。”
趨勢 從觀光游走向體驗游
當前,國內疫情防控已進入常態化,省外游已于今年7月開始逐步恢復。沉寂了大半年的旅游市場或將在國慶中秋假期穩步回暖。“10月2日、3日的訂房量已經呈現火熱態勢。”林奕芬說。
“我們10月2日到5日的房間差不多訂滿了。現在就1日和7日還有少量剩房。”薛志榮告訴記者,對于泉州旅游市場和產業未來,他還是充滿信心,特別是隨著中山路修繕完成,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地游客慕名而來。屆時以古城為點,縣(市、區)為面,著力推動東海灣至崇武古城沿海旅游片區開發建設,打造成旅游度假勝地,進一步帶動旅游產業發展為泉州的支柱產業。
“外來游客多了,一定程度上會倒逼旅游產品和配套建設提升,大家會思考如何讓游客有更好的體驗,如何帶動消費。”郭銀珠說,“從目前泉州旅游市場的趨勢來看,游客的需求漸漸從觀光游轉變為體驗游,特別是體驗在地生活方式。泉州‘見人見物見生活’,夜間經濟+網紅景點相疊加形成積極市場效應,正在帶動旅游市場。希望下一步,泉州能夠在特色住宿、夜間經濟以及有泉州特色的消費場所打造上再下功夫,完善停車場等相關配套,進一步推動泉州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