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林窯考古現場展示
近日,國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掛牌與立項名單,德化窯國家考古遺址公園正式獲批立項。
德化窯考古遺址公園于2018年獲評福建省第一批省級考古遺址公園,總面積約67.4公頃,包括龍潯鎮的屈斗宮遺址片區、三班鎮的尾林—內坂—大壟口—梅嶺遺址片區,公園內涵蓋了宋、元、明、清各個時期的窯址21處以及瓷土加工區、生產作坊區、瓷邦古道、河流等遺存,其系統性、珍貴性和保存的完整性在福建乃至全國都較為少見。
公園計劃總投資1.6億元,計劃建設周期3年,力爭建成為集考古展示、觀光體驗、研學旅行、休閑購物等為一體的大型文旅融合綜合項目,打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陶瓷文旅融合示范基地”“國家級4A旅游景區”。其中,屈斗宮片區規劃為展示德化窯文化高度的活力片區,規劃遺址展示區、考古預留區、文化展示體驗區、配套服務區四大功能區。尾林—梅嶺片區規劃展示德化窯歷史工藝的生態畫卷,打造山林間考古遺址公園,展示不同時代的窯址,讓游客了解并體驗不同時期陶瓷燒造的工藝流程。
據了解,屈斗宮德化窯遺址于1976年發掘、1988年1月列入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尾林—內坂窯址、生產作坊區于2020年考古發掘,首次在一個窯址中揭露四座橫跨宋、元、明、清四個朝代,并有疊壓打破關系的龍窯、分室龍窯、橫室階級窯。德化窯址(尾林—內坂窯址、屈斗宮窯址)作為“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遺產點之一于2021年7月25日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全球首批瓷窯類的世界遺產。
作為我國古代東南沿海重要的外銷瓷生產遺址,德化窯見證了以泉州港為中心的海上貿易史和對外交往史,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自宋元以來,德化瓷器就遠銷海內外,在數十個國家和地區都有收藏或出土,于沉沒的海船中亦多有發現,是中國古代貿易陶瓷的主要產地之一。據元代旅行家馬可波羅《馬可波羅游記》書中記載,刺桐(泉州)港附近的德化“制造碗及瓷器,既多且美”。
目前,德化縣境內發現的古窯址多達239處,遍布全縣18個鄉鎮。現存的宋元德化窯址,無論是它的白瓷、青白瓷的生產技藝、造型裝飾,還是先進的分室龍窯的筑造技術,無不彰顯出那個時代,德化作為泉州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的產業能力和輸出能力。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