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經泉州海關快速驗放,一批裝載著2500噸進口乙酸乙烯酯的韓國籍“MT DAE WON(大宇)”輪在斗尾作業區7#泊位卸貨。這是泉州港口岸斗尾港區外走馬埭作業區和斗尾作業區7#泊位正式開放以來,迎來的首艘外貿船舶。此次新增的2個作業區共9個泊位,將為泉州口岸新增進出口化工品吞吐能力超500萬噸,進一步密切泉州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有力地促進泉州石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斗尾作業區7#泊位開放首艘外貿船舶
泉州是國家規劃的九大煉油基地之一,關區內兩家龍頭石化企業——中化泉州石化和福建聯合石化年煉油能力已達2900萬噸。泉州斗尾港區也是目前廈門關區最大的進出口大宗散貨監管現場,去年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口的原油和出口成品油、化工品超2700萬噸。
據悉,此次開放啟用的斗尾港區斗尾作業區7#泊位建有萬噸級液體化工碼頭1個,可同時兼靠1艘3萬噸級和1艘5000噸級船舶,設計年吞吐能力為379萬噸,主要經營化工品進出口業務。外走馬埭作業區設有8個3000噸級石化泊位,設計年吞吐能力為379萬噸,主要運營化工品出口、船舶燃料油出口及保稅船供燃料油加注業務。
“隨著石化產業的發展壯大,客戶對化工品的進出口需求不斷增加。斗尾港區7#泊位開放后,可為石化企業提供更便捷、更經濟的倉儲物流配套服務,補齊石化產業倉儲物流的短板。預計每年甲醇、乙二醇、苯、對二甲苯等化工品進出口量超過100萬噸,進出口值超過100億元。”福建港豐能源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
惠安縣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位于凈峰鎮北部的斗尾港區,是我國少有的深水良港,2個作業區(泊位)正式對外開放啟用,與周邊泊位連點成片,將為斗尾港區更加緊密地融入“一帶一路”建設,能夠有效提升進出口石化產業運輸服務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