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埋著哪些管線?長度是多少?施工時怎么避開“雷區”?曾經的困擾,如今“一鍵”解決——只需進入泉州市地下綜合管線信息管理系統,點點鼠標,每一條管線“狀態”一目了然。
今年市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建設地下管網信息化管理‘一張圖’”。“我們收集了約5000公里地下管線數據,搭建了綜合管線系統,實現二三維、地上地下一體化,可為政府決策和事故應急處置提供管線數據支持。”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規劃師蔡東說。
老舊小區管線更新改造“一鍵”把脈
去年,為加快推進中心城區刺桐組團更新改造,市資源規劃局向有關建設公司提供了豐澤—后坂、華豐、銘湖、東湖—水漈、東美片區地下管線的相關資料。
“你看,這條路下面所有管線都標注得清清楚楚,這是燃氣管線,這是自來水管……”該局有關工作人員指著屏幕說,這五個片區都是老舊小區,改造時建設公司要梳理小區內弱電管線,規整原有線路,拆除廢棄纜線,新增廣電、電信、移動、聯通等線路,實行統一設計等,“以前要花好大功夫去整理弄清這些,現在打開系統,輕點鼠標,一切信息盡在掌握中。”
據該工作人員介紹,泉州市地下綜合管線信息管理系統提供了查詢、統計和空間分析服務,“建設單位在破土施工前可通過這一服務功能,快速定位該路段區域,了解地下管線埋設情況,避免施工時出現事故。”他以自來水管為例,一旦爆裂,維修人員可通過系統查詢功能,快速定位爆管管線,再通過爆管分析功能查找需要關閉的閥門。
管線數據相關管理部門可共享
“豐澤區湖心實驗小學擬于新增擴建用地西南側建設一棟5層教學綜合樓及附屬配套設施,懇請提供項目周邊用地市政管線現狀及規劃等有關資料”“國網泉州供電公司請求提供泉州后埔220千伏輸變電工程站址及相關管線資料”……泉州市地下綜合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建成后,市資源規劃局收到類似的函一封又一封,最終都妥善解決了。
“它實際上是一個數據中心。”蔡東說,它從規范性、完整性、精確性、邏輯性等方面對管線數據進行全面梳理,匯聚了中心市區給水、排水(污水、雨水)、電力、通信(電信、移動、聯通、廣電等)、燃氣、工業、廣播電視等7大類23種約5000公里地下管線信息,形成了一張清晰、全面、精準的管網底圖。“進入這個系統后,查詢者能通過三維場景瀏覽地上地下管線的具體情況,而且二維、三維可以聯動,效果會更直觀。”他告訴記者,為了保證管線數據成果的現勢性,系統還設置了在線模式和離線模式,提供了數據監理查錯功能;擁有應用共享服務,即在保證網絡安全的情況下,系統可向各個管線管理部門提供管線數據共享服務,實現地下管線共享和互操作,各管線管理部門和權屬單位業務應用系統可以無縫集成,充分發揮出管線數據的最大化應用服務。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