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全省縣域重點產業鏈“四鏈”融合現場會在泉州南安市召開,來自政產學研各界的領導嘉賓匯聚于“成功之城”,共同聚焦“四鏈”(產業鏈、創新鏈、金融鏈、人才鏈)融合驅動縣域經濟發展的創新路徑與實踐探索。
近年來,泉州立足自身資源稟賦,不斷強化產業差異化、特色化發展,著力培育50條縣域重點產業鏈。2024年,包括泉州的現代體育、晉江的鞋服、南安的水暖衛浴、安溪的鐵觀音和德化的白瓷在內的多個市縣特色產業,成功入選工信部首批“中國有影響力的城市產業名片”。此次現場會的召開,無疑為泉州縣域產業鏈的發展注入新的強勁動力。
智能家居展數字化賦能綜合展區展示的紡織行業5G智慧工廠設計方案(融媒體記者陳起拓 攝)
場景拓展
智能家居產業強勢騰飛
會議召開之前,與會人員首先參觀了泉州市智能家居展。從新型材料在水暖衛浴領域的應用,到生物科技與衛浴產品的融合;從石材產業的綠色線鋸設備,到各類自動檢測裝備系統以及無人機項目……生動展現了當地制造產業通過跨界協作實現智能化升級的成果,也讓業界對南安千億智能家居產業有了更直觀的認知。
當前,南安圍繞打造智能家居產業先進制造業集群,大力推進“四鏈”融合,積極邀請超1000家產業鏈上下游企業、800多名企業家、29家金融和基金機構以及21個創新團隊參與各項配套活動。截至目前,已累計對接招商項目191個,意向簽約額突破700億元。在產業鏈方面,重構產業生態,水暖廚衛及石材等千億產業集群中龍頭企業的本地配套率從35%大幅躍升至85%;在創新鏈上,借助大院大所和質檢中心的力量,成功轉化落地26個產學研成果,近三年研發投入年均增長25%,技改投資年均超百億元,創新型中小企業數量位居全省第二;在金融鏈,設立融資平臺和基金,建立相關制度,引導60億元產業基金精準投向智能家居領域;在人才鏈,全面實施人才“港灣計劃”,搭建完善的人才政策體系,形成從人才引進、培養到服務、激勵的全鏈條閉環。
九牧集團董事長林孝發表示,企業目前正在全力打造6.0版本的黑燈工廠,通過與華為、比亞迪等全球各領域資源的緊密合作,持續拓展創新廚衛應用新場景。不僅滿足用戶對智能家居的基本功能需求,還進一步延伸至情感、健康等多個維度,憑借當地雄厚產業基礎,朝著全球智能家居產業標桿的目標穩步邁進。
海爾集團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圍繞智能家居時代產業機遇發表主題演講時,對福建以及泉州和南安的實業基礎給予高度認可。他指出,“四鏈”融合是產業發展的關鍵“鑰匙”,智能家居則是檢驗融合成效的重要“試金石”。他建議在政府、平臺、企業三方協同聯動下,在福建落地智能家居“四鏈”融合聯盟,打造南安等地的智能家居產業縣域示范區。
據了解,為迎接此次“四鏈”融合現場會的召開,南安陸續啟動一系列配套活動,旨在促進資源深度融合,彰顯地方智造實力。正月初三至初六舉辦的南安泛家居主題展之水暖泵閥暨消防器材交易會,短短3天便接待客商及觀眾10.8萬人次,意向成交額高達60億元。正月十二,南安還將舉辦首屆中國(泉州)專用通信暨應急產業博覽會,全方位推動應急產業發展。
創新跨界
實業基礎鑄就資源“強磁場”
南安的千億智能家居產業僅僅是泉州眾多縣域重點產業鏈的一個生動縮影。強大的實業底氣使泉州成為資源匯聚的“強磁場”。以產業鏈為核心的創新流、資金流與人才流不斷在此集聚。在全省“四鏈”融合研討會上,“泉州聲音”鏗鏘有力。
在強化差異化、特色化發展的同時,泉州還不斷深化區域合作。晉江市與三明市聚焦兩地企業產業鏈合作需求,成功推動73家紡織鞋服、智能裝備、新材料等產業鏈企業開展對接合作;安溪縣與德化縣聯合舉辦“國潮泉州·安溪德化茶瓷產業融合”活動,攜手打響“好茶配好器”區域產業品牌。泉州還制定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精心推介發布13個縣域重點產業鏈典型案例,點亮泉州縣域重點產業鏈地圖,推動晉江、石獅、泉港、惠安等縣域共同發力,打造全省第二個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興業銀行的數據顯示,泉州縣域支行的客戶占比、貸款余額占比均在60%以上,充分體現了泉州縣域經濟的活力與潛力。
基于滬閩合作框架,上海大學與南安市展開深度合作,共建上海大學南安研究院。雙方在校地合作方面探索出了“頂層設計為牽引、高能級平臺為依托、創新成果輸出為抓手”的高校創新鏈服務縣域產業鏈新模式。目前,已有60余名上海大學專家團隊、40余名上海醫療專家奔赴南安市開展工作,形成顯著的人才集聚效應。在校企合作方面,上海大學已先后助力當地企業實施20余項技改項目,覆蓋消防閥門、機械裝備、陶瓷衛浴、日用輕工等多個產業,預期經濟效益超數億元。此外,上海大學還與南安在全國首創“專家組團式幫帶+學科帶頭人領導下的科主任負責制”醫療學科共建模式,共同打造了一支“帶不走”的高水平醫療團隊。
面向未來,泉州將以“四鏈”融合為強大動力,推動縣域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新征程,在全國經濟舞臺上綻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持續書寫產業發展與經濟騰飛的精彩篇章。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